半岛记者张彤通讯员王蕾
外科作为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重点发展科室,开放病床位33张,专科技术力量雄厚,是集合普外、泌尿外、胸外及肿瘤科为特色的优势学科。近年来,外科开展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医院的一亮点,到目前,已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1400余例,占外科手术量的40%,微创外科已成为以腹腔镜手术为特色的区级重点专科。
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医疗团队必然会有一个配合默契的护理团队。这里的护理团队,是由11名充满朝气的白衣天使组成,她们平均年龄28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2人,细心维护着患者的健康,是她们共同的目标。
住院患者病情复杂、多样化,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她们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慎守病人隐私,竭诚协助医生诊治”的工作作风贯穿工作始终。
这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团队。护士每天拿出5分钟的时间来到患者床旁聊天,护患之间的尊重在自然中产生;护士做管理的主角,相互取长补短;做好患者的延伸护理,针对本科室的危重患者及带管回家患者,护士都进行电话随访或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上门服务,获得一致好评。科室的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收到患者的锦旗及表扬信不计其数。
这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团队。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常常为了工作放弃节假日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有一次,科内收治了一位孤寡老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也没有亲人来医院陪伴,科室立刻组织离家近的几名护士,轮流为这位老人进行生活起居护理,经过她们的精心护理后,老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出院的时候老人高兴地直竖大拇指。
这是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团队。科室不断推陈出新,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科内的创新小发明多次在医院组织的创新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如发明的手术患者准备盒、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等已在全院进行推广。2014年3月,创立了外科护理组的品管圈——“畅优圈”,旨在不断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将成果形成科室的规范来指导日常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2015年11月,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科室率先施行MEWS国际生理预警评分及SBAR交班模式,提高了年轻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观察危重患者的能力、与医师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力,此项工作得到了科内医师及患者的高度认可,现已在全院推广使用;2017年4月开展自行录制健康教育视频进行宣教,提升了年轻护理人员的专科工作能力,方便了专科带教。其中录制的《自制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视频》获得青岛市护理学会优质护理示范案例。科室也先后获得“城阳区巾帼示范岗”、“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爱学习的团队。科室的护士带教计划具有专科特色,根据护士的等级将带教计划人手一册,整合了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安全知识、应急预案演练等,旨在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由带教老师录制的专科护理操作视频,如胃肠减压、大量不保留灌肠、留置导尿等视频,在护士日常操作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青岛市组织的各项技能比赛中,科室有三名护士五次夺得青岛市护理学会组织的“威高杯”技能大赛二、三等奖,并获得“青岛市卫计局技术岗位能手”称号。
这是一个有召必应的团队。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际,科室五名护士分别奔赴发热门诊、高速路口、酒店密接隔离点等岗位,在防控疫情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别样的乐章。
就是这样一个护理团队,手挽手、肩并肩、齐努力、共奋进,以温馨的就医环境、优质的服务态度、规范的护理流程彰显着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护理团队的精神——细致入微,情铸健康。
外科团队(部分)。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张彤都说疫情当下的发热门诊是离危险最近的地方,却总有人逆行而上,与危险鏖战。他们是护理人,也是白衣天使。...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