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2日讯5月11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法院2016-2019年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英文双语白皮书和调解典型案例。据了解,2016年至2019年,青岛两级法院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058件,涉案标的额逾88亿元人民币,案件涉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7个,受理国际、区际司法协助案件119件。
白皮书显示,青岛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数量及标的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案件类型以商事主体参与的典型国际商事交易引发的纠纷为主,涉及多个案由。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地域性特点显著,涉港澳台和涉韩、日商事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近四年来,青岛法院受理的涉港澳台案件数量占受理涉外案件总数36%;涉韩、日案件数量占25%。从案件类型看,涉港澳台案件一般集中在国际货物买卖、股权转让类纠纷,涉韩、日商事案件以国际货物买卖及一般借贷纠纷为主。案件数量及类型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呈现“三多一少”现象:新类型案件逐年增多、服务类合同纠纷增多、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案件数量及标的额逐年增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中涉及矿产、橡胶等大宗货物贸易纠纷数量有所减少。另外,以外资银行作为原告起诉的融资类纠纷、涉信用证、独立保函纠纷仍是占比较大的传统类型案件。青岛中院发布的涉外商事调解典型案例,是从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以调撤方式结案的涉外商事案件中选取,涉及股权转让、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金融借款、旅游合同等类型,覆盖多个国家,跨越上合示范区设立、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设立和新冠疫情防控等多个重要时段,体现了青岛法院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推动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国内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领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记者梁超通讯员何文婕吕佼)
新闻推荐
暖气管道老化试点串联并联双系统解决 一些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启用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