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市将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按照片区化规划、标准化建设理念,实施1+N工程,建设一个示范村带动N个清洁村庄,年内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等工程,兼顾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年底美丽乡村覆盖率达30%。
下一步将从规划、建设、验收这3个方面推进,力争11月基本完成创建项目工程建设,12月全面完成竣工验收。示范村项目实施后,有助于带动提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青岛市已连续6年将农民技能培训列为市办实事,2018年此项工作被列入乡村振兴攻势。近几年,青岛市从政府立法入手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健全工作体系,创新培训方式,营造良好氛围,全市整体推进,累计完成农民培训10万余人,农民生产技能水平有效提升,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2020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安全、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精准脱贫等中心工作开展培训,年内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着力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服务水平,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019年9月24日,全省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现场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山东省改厕工作,到了一个整体规范、提质提效的关键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必须紧紧扭住“规范升级”和“机制建设”,集聚各方力量,坚持结果评价,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把农村改厕作为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不懈,全力推进。目前,全市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约105万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5%,各区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到85%以上。全市300户以上自然村建有公厕的442个,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普及率36.50%,各区市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普及率均达到30%以上。
2020年,青岛市将注重分类施策。按照“4+N”方式,因村施策,分类推进改厕规范升级。2020年底,160个村庄启动建设污水管网,134个已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完成接入并运行,88个未建设但具备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村庄启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51个村庄启动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对于确实不具备纳入管网条件或者不便于并入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建设管护服务站100个、粪污处理设施40处,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
新闻推荐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传出了CBA联赛下个月重启的好消息。篮球迷对此翘首企盼,CBA联赛准备好了吗?CBA球队都在为复赛做准备。...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