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登录系统完成“健康上报”,符合“标准”的员工可获得“绿码”进场作业:上下班车、进出餐厅、辗转厂区内各生产区域时,拿出手机扫码打卡,随时定位自己的行动轨迹,并记录在系统后台……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们已习惯了这一套疫情防控信息管理系统的“新规则”。而这款实时掌握企业进场员工健康状况和行为轨迹的疫情防控信息管理系统,正是出自青岛会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我们的这款系统,包含了健康日报、返工上报、疫情统计、防疫物资调配、班车管理、厂内轨迹管理、电子通行证等板块,可以通过每天收集到的员工健康日报和行为轨迹数据,在大数据平台的实时分析下,快速帮助企业搭建疫情防控大数据可视平台,确保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开展更加精准高效,为企业复工复产加速。”青岛会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里,青岛会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的疫情防控系统“榜上有名”。
谈及产品设计的初衷,吴志强坦言最初是为了方便自己公司的管理工作,“不过这也与我们一直以来服务的轨交企业的疫情防控管理需求不谋而合。因此我们主动跟这些企业对接,免费为他们提供数字化疫情防控手段,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基于企业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这款产品从酝酿到上线,只用了三天。“最初上线版本比较简单,主要涉及的是企业疫情防控管理方面的普遍性问题,随着用户的增加和越来越具象的企业需求,我们后期基本每天都会对系统进行更新,完善产品功能,对不同企业需求‘订制’专门的系统功能。” 公司研发中心研发三部经理张俸千表示。
谈到产品的具体优势,吴志强表示,该系统与其他的TOC端的疫情防控信息系统不同,“我们的系统是部署在企业私有云基础上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毕竟,信息提报中涉及到大量的个人信息,相对封闭的私有云保证了其信息不外泄。不仅如此,他们的系统还针对不同制造企业的需求开展了定制化服务,因此在应用场景的契合上也更具优势。
张俸千说,系统目前已累积了3000万条数据信息,现在每天都能增加数十万条健康日报和行为轨迹数据,不仅使用人数较多,而且使用时段相对集中,这种高并发性非常考验系统数据的高可用性。
“当然,我们的系统也逐步丰富完善,完成从‘战时’到‘平时’的升级转型。”吴志强告诉记者,目前系统在协同办公、员工培训、应急管理平台、党政工团工作领域上已经开展有益尝试,接下来也会开拓更多新功能,使其成为日常企业管理数字化系统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李沧老干部风采】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