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史无前例蔓延全球且持续不断的新冠肺炎疫情,犹如经久不散的阴霾,令人倍感焦虑与无奈。虽然国内的情况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善,但一想起年初那段难挨的足不出户的日子,不免还是心有余悸。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会对人们的心理形成巨大冲击。
据悉,在“9·11”恐袭事件之后,不仅曾经的亲历者和救援者,就连很多身处事外的美国民众也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这场全球性的疫情,同样将可能把负面情绪传递给世界各地的每个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年初最严重的疫情过后,虽然我的日常生活只是多出了出示健康码这件不算麻烦的事,但还是尽量减少了社交活动和远途旅行。
其实,所有不幸的社会事件,都会让人感到不安。在这种不安中,还好有文学、艺术和娱乐承担了缓解我们精神压力的作用。不久前,朋友圈中有人转发了蔡国强烟花全球直播首秀的消息,蔡国强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人们会经常谈论喜欢某个影视明星却很少讨论喜欢哪个艺术明星,大多由于视觉艺术明星们总是隐藏在作品的背后。蔡国强的作品,如上海APEC会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焰秀可谓家喻户晓,但艺术家本人却不为人知。更有趣的是,为了搭上传媒热度,有文章以“比许幻山牛一百倍的焰火艺术家”来介绍蔡国强,有种拿祖师爷和徒孙比较的冷幽默。
而这一次的全球直播烟花秀,让这位艺术家从幕后走到了镜头前。对于这样一个明星艺术家,他的作品都是值得期待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蔡国强以火药创作绘画作品立足于日本艺术界,90年代后期移居纽约,更加活跃于世界各地。作为一个精明的泉州人,他在纽约的艺术名利场中游刃有余,脱离开画商和画廊的代理,自己掌握生产和销售的主导权。他也是与主流社会连接最为密切的艺术家,能精准地在“甲方”要求中达成自己对艺术的诉求,作品主题明确地把握住不同文化的脉搏。如他在佛罗伦萨推出的 《天空花城》,借鉴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家波利切利的《四季·春》,以浓郁的绿色为主色调,焰火因空气流动形成的线条和波利切利的线条一样流动。他为巴黎第12届白夜艺术节创作的《onenightstand》,用艳丽的红色烟花和谭盾的《纸乐·金瓶梅》让塞纳河畔升腾起激情澎湃的浪漫气氛。
带着一丝期待,当天晚九点我和好友们一起在线等着这场焰火直播。这场烟花作品,有两万发烟花从漂浮在河上的150个酒桶中发射。受尼采《悲剧的诞生》启发,作品分别以李白的《将进酒》、张旭的书法、戏剧“酒神的狂欢”为主题,表现寂寞隔离、反省、不屈和乐观向上等多重人生境遇。以爆破礼赞毁灭与创造往复不息的生命循环,表现人类认清生命痛苦仍要接受并享受它、与自然合一的精神。
在以酒桶的橡木色和薰衣草的蓝紫色烟花表达对主办方的致敬后,作品进入第一幕《将进酒》的爆破。白色烟花随着《将进酒》的吟诵依次绽放,线条随意的白色烟花在空中的轨迹营造出凌乱的结构和散落在河面的河灯,犹如诗人醉吟时散碎的步伐。直播中蔡国强表现出创作状态的兴奋,直呼:“李白,牛。 ”一个好友在群里评论道:“好有趣的人。 ”这让我想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张旭酒醉之后用头发蘸墨写字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创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尽管有表演的意味也让人觉得情景相融。
在西方艺术体系中,古典美术作者要以高超的技巧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视觉画面,而画面内容早为定制者所知;现代主义作品开始融入作者个性化的创作观念,而当代艺术则观念先行,作者强调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观念,而观念出自于作者个人的阅历和知识结构,因此有些当代艺术作品更需要讲解的介入。这次直播活动包括前期创作手稿的发布和现场蔡国强的讲解,使其成为让公众了解当代艺术的一次有效输出。
第二幕《狂草》的黑色烟花本是很多人最为期待的部分,却因为电子控制设备失灵而没有被引爆,蔡国强笑谈道:“李白太强了,把黑色打到了。 ”由此可见,在全球直播中出现这样的“翻车”事故,蔡国强依旧是乐观的。
黑色和白色让焰火不再等同于节日庆典,2014年蔡国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九级浪》展览中,其开幕作品《挽歌》用白色、黑色的焰火让整个作品极为冷峻而震撼,表达了对遭到破坏的大自然的惋惜和留恋。
第三幕《俄狄浦斯》借鉴了毕加索的绘画作品《酒神节》,五彩烟花将整个爆破项目推向高潮。对经典作品的借鉴和再创作,是蔡国强常用的创作手法,有了这些更为深刻的审美先决条件,抽象的烟花作品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让人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化想象空间。
尽管在前期预演中,蔡国强综合考虑了水面浮力、水流速度以及河道复杂的风向,但相对于他以前的作品,这次作品中的随意性和意外更多。当天的风速显然有些快,让一些烟花尚未在空中定型就被吹散,彩色烟雾弥漫在干邑夏朗河畔的建筑群中,倒也可被解读为在未知中寻找自然而然的态度。
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最终克服了悲观主义,他认为艺术不是对人生的解脱,而是对人生的征服。看完这样一个作品,唤起我重新走入展览馆的冲动,趁着秋光正好,走入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好好享受一场艺术展览、一部电影佳作,然后再用被悲剧振奋起的勇气,去拥抱这充满动荡亦充满希望的人间。
作者简介:孙堃,青岛文化研究院研究馆员。
孙堃
新闻推荐
12月4日上午,在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市南区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此次大会评选...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