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杂志评选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占扬教授团队在河南灵井发现的鸟雕像化石获评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该考古成果于今年6月份以“中国河南灵井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鸟雕像”为题发表,李占扬为论文第一作者,历史文化学院方辉教授和法国波尔多大学弗郎西斯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这项成果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包括新华网、人民网、美国有线电视网、英国《卫报》等在内的200多家中外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该成果和这些报道引发全球考古、艺术及科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美国考古研究院、艺术网、科学网等知名网站也转载了这一论文或摘要。
李占扬教授是古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旧石器考古学家。曾主持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发掘与研究,获199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主持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获评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17-2018年,率领中国第一支现代人起源考古队,赴肯尼亚考古发掘。
谈到自己的考古生涯,李占扬的自豪溢于言表。“别看现在大家对人类起源的考古这么热,几乎成了热词,但是在2005年以前,你在各级考古单位的计划报告中,绝对见不到探索人类起源的考古内容。”他用一年的时间梳理河南境内近百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后选择了许昌灵井。2005年开始发掘,2007年12月17日,许昌灵井出土了东亚第一颗处在现代人起源关键节点上的1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举世震惊。数年后,随着研究论文的发表,外国权威专家不得不说:“中国正在改写人类演化的历史。”
发掘许昌人遗址的过程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有资料表明,当时全国正在会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考古战场,没有人会支持这个挖了两年既看不到希望又挣不到钱的项目,李占扬坚持要求再挖一年,单位领导力排众议,答应只挖一个探方。就是这个探方,后来出土两颗“许昌人”头骨化石。
很多人认为考古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学科,李占扬不以为然。“在考古发现中,每一项工作都是未知的,都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可能你一铲落地,就产生了一个世界奇迹。”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每一次坚守都充满力量;因为坚守,所以成功,每一次成功都绝非偶然。从发掘研究许昌人到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几十年来李占扬身体力行,以不懈努力指引鼓舞着心怀远大理想的“后浪”追梦圆梦。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郭菁荔通讯员崔冰姿
新闻推荐
业委会解散,物业撤出,小区垃圾清理不及时,停车区、快递点无人看管……3个月来,这些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让云溪小区的业主们苦...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