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圈的后浪
出场人物:贾丽丽
西海岸新区妇幼计生中心生殖科主任
诊室里,患者送的锦旗已挂不下了,最近收到的只好
挂进了诊疗室;诊室外,排排坐的患者大多选择沉默地等待,他们从临沂、济南、东营等地慕名前来,心底里还怀揣着希望,甚至是最后的一线希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富春江路上的新区妇幼计生中心,高龄促孕门诊有位被无数患者称为“送子娘娘”的专家——80后主任贾丽丽。本期《健康周刊》专访贾丽丽,走进“送子娘娘”背后的故事。
“起死回生”的失独家庭
一个阴冷的雨天,记者来到了新区妇幼计生中心,这家一级医疗机构开设了全市首个高龄促孕门诊。在这个孕育希望的门诊里,寒冬并没未阻挡患者的脚步。这还是一个特别的诊室,锦旗挂满了四面墙,每个锦旗的背后都有一段催泪的故事。
截至目前,高龄促孕门诊最高的怀孕年龄为52岁。如今,这位最高龄的孕妇已成功分娩,一家人曾专门抱着孩子登门致谢,并送上锦旗感谢“送子娘娘”。贾丽丽还记得,初次见到纪大姐(化名),她还沉浸在失子之痛中。已长大成人的孩子突然离世,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遭受了致命一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成了夫妻俩心头永远无法言说的伤。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纪大姐找到了贾丽丽,希望能有机会再当一次妈妈,挽救濒临绝境的家庭。通过一系列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调理身心,最终纪大姐成功怀孕、生子。至今,贾丽丽手机里还珍藏着一张照片:头发有些花白的纪大姐抱着娃,眼睛里终于有了光。
全天候在线的“掌门人”
“我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接连收到了三个好消息。”说着,贾丽丽打开手机微信,跟记者分享这份喜悦。采访过程中,她的手机短信、电话响个不停。每次接起电话,她都非常耐心,一一解答患者五花八门似的提问。“我干这一行,我才了解到这部分人有这么大的麻烦,他们中有失独家庭、癌症患者等等,我就感觉,帮助他们是我的责任,我必须担起这份责任来。”贾丽丽笃定地说。
在日常的接诊中,贾丽丽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打开患者的心结,贾丽丽专门在高龄促孕门诊设置了心理咨询室,让患者有个地方“吐苦水”。“我们这个门诊有个特殊之处,不是看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从促孕一直延续到怀孕初期,所以每个患者都有我的微信,我还建了好几个微信群,名字就叫‘生育关爱家园’,常常一天要回复数百条微信。”即便工作再忙,贾丽丽每天都会腾出时间在微信上解答患者的问题,哪怕是深夜或是凌晨。如果临时有事不能坐诊,她也会及时微信联系患者,不让原本心力交瘁的患者再空跑一趟。
打飞的天南海北学“武艺”
自2016年高龄促孕门诊开设以来,已接诊患者超3万余人次,为包括多个高龄失独家庭在内的2000多个家庭圆了求子梦。其实,贾丽丽所学专业是妇产科,起初在计划生育科工作。自从2015年二孩政策落地后,门诊上不孕不育患者的人数明显增多,尤其高龄生育者较往年增加了数倍。“2013年,我在青大附院进修过妇科、内分泌专业,底子打得比较好,所以我接诊了这部分患者,同时我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去学习。”贾丽丽告诉记者,为了撑起高龄促孕生殖门诊,她自掏腰包,天南地北坐着飞机去学习。“为了能跟名专家取取经,外出学习的时候,我都申请跟专家住一个房间,带着问题和礼物向她们取经。”时至今日,贾丽丽依旧坚持学习,每晚8时雷打不动地上网课。正是凭借着这股韧劲,她在内分泌失调、输卵管疾病、卵巢功能低下等领域颇有建树,高龄促孕门诊的怀孕成功率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经常有“奇迹”发生。
“妈妈,你只爱你的患者不爱我。”这是女儿对贾丽丽的“抱怨”。然而,无形中,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贾丽丽也在给女儿当着好榜样:做事全力以赴,待人将心比心。“女儿对待学习也很拼,这也是让我特别欣慰的,全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贾丽丽告诉记者,高龄促孕门诊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唯有尽心、努力才能培育其成长、长大。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
新闻推荐
早报12月15日讯青岛市教育局近日印发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十个好习惯”建议(试行),在国内率先分学段制定“十个好习惯”...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