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圆梦创业之岛汇聚青春力量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0-12-18 04:41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

落户降门槛,想来可来,应来尽来;发展有平台,产才融合,四链合一;服务“一站式”,个性定制,便利无忧……近日召开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激活青岛冬日里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此次会议,研究审议《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青岛菁英工程”的意见》等六个文件。

“六政齐发”,剑指创业城市。聚焦引才、留才、用才,以创新创业赋能青岛发展,为青岛打造创业城市集聚强大动力,驱动城市向更高处攀登,向更远处前行。

青岛为什么急?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青岛要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高质量进位赶超。放眼国内,随着城市竞争、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城市格局必将深度调整,各大城市你追我赶的局面将成为常态。青岛,不进则退。

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有16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其中有11个城市GDP超过一万亿元,包括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广州、深圳、武汉、苏州、杭州、郑州。同样属于“万亿俱乐部”一员的青岛,常住人口为949.98万人,距离千万人口仅一步之遥。

人口是社会发展基础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未来,而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也是很多人选择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考量。人口规模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的成长与进化,需要通过一次次的创业创新来推动。城市创新创业的主体,则是人才。人才如何引?如何用?这是青岛一直在找的答案。

今年以来,青岛以开阔的视野、求贤若渴的心态和各类高端创新创业载体、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感召着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融入青岛、创意青岛、圆梦青岛。今年1~11月,全市共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4.14万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30万人,同比增长10.6%。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不仅青岛,国内其他城市也竞相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和创新举措吸引人才。新一线城市中的武汉、长沙、西安等提出百万青年人才计划;二三线城市实行“零门槛”落户、先落户后就业、家属随迁、给予住房补贴或提供人才公寓等福利性政策。

招才要怎么干?

聚焦人才引育留用,此次青岛重磅同步推出六个文件,涉及落户、补贴、服务等方方面面,这在青岛招才引智工作中属史无前例之举,充分体现了青岛的包容与诚意。

城市包容性,尤其是提高对流动人口的包容性,正在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可以说拉开了青岛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帷幕,明确了五大类落户途径。通过该轮户籍制度改革,对有学历、有职称、有技能的人才,实现落户有保障;对城区有稳定居住和就业的人员,实现“想来可来”;对亲属投靠等符合条件的人员,实现“应来尽来”;对“双招双引”项目及有贡献企业落户,实现全程便捷服务。

“双循环”的历史机遇下,站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青岛,人才机制体制的对外开放不可或缺。《青岛市外语人才、外事人才、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创新“三外”人才引进模式、完善“三外”人才培养方式,并推出了建立“三外”人才库等多项措施,对于调动用好存量“三外”人才、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三外”人才、培养储备未来发展需要“三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服务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

招才引智,必须要有全球视野。《青岛市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开拓海内外人才集聚使用新渠道,鼓励支持本市单位在青岛市辖区外设立离岸基地,突破人才使用和项目孵化的地域限制,转变人才使用方式,涵盖了重点引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外籍以及具有海外背景的中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等主要内容。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青岛将顺应发展大势,创新路数打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充分发挥“双节点”价值,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人才往来流动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吸引和承接海外人才回流和国内人才流入,不断激发和释放青岛的发展活力。

城市要如何变?

青岛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创业城市?这个创业城市是一个各类创业主体都能够找到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梦想的城市。

今年,青岛市荣获2020“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和“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两项殊荣。在众多申报最佳引才城市的城市中,青岛市“年轻人吸引力”和“人才的保留”两个维度上展现出了优秀的能力。

青岛凭借的是什么?真正的人才决不会只满足于青岛给他们一套海景房来看海,他们需要的是创业,是自己创造创新的价值实现。

究其根本,人才看重的是成就事业的平台和创造创新的价值实现。

注重人才价值的自我实现,让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全,这是青岛招才引智的初衷与思路。《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13个重点产业,以企业为“坐标原点”,产业为增长“纵轴”,人才、技术、资本为赋能“横轴”,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强化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加快集聚产业“高精尖缺”人才,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促进产业发展。

打造高端人才“强磁场”。《关于实施“青岛菁英工程”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全市分散在9个行业主管部门的10项人才计划整合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产业领军”和服务行业建设的“行业拔尖”2项人才计划,形成以产业领军和行业拔尖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青岛菁英”品牌。到“十四五”末,力争选拔培育300名左右的青岛产业领军人才、900名左右的青岛行业拔尖人才。

让创业者心甘情愿成为青岛的“城市合伙人”,也需要青岛“读懂”创业者,让他们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舒心、方便。

《青岛市“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进一步集成人才服务资源,搭建集成、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推进“双招双引”项目人才服务定制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个性化、人才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营造让企业家和人才感到舒服的创新创业环境,从而解除后顾之忧。

有了这些“拼了”而又贴心的政策,再加上各种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以及青岛“学深圳、赶深圳”全力引进的各种高端企业,不断补齐的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相信每一个来到青岛的人才都将找到自己事业发展的一片开阔天地,进而为青岛的快速发展贡献自己一份推动力。

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通过平台、制度、服务的“硬”功夫的夯实,透过平台之变、产业之变、政策之变、效率之变、态度之变“软”环境的嬗变,青岛向世界发出邀请:希望与创新创业者相互成全,携手前行!

新闻推荐

文明花开并蒂红,同心掬得满庭芳 “讲、帮、评、乐、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中韩居民幸福加码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晨今年以来,中韩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升温,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部完成挂牌标志着文明实...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依然乘风破浪2020-12-17 19:59
催收暨告知2020-12-15 23:34
评论:(圆梦创业之岛汇聚青春力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