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节气里的冬至,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正式开启,这一节气到来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成喜提醒老年朋友,此时养生要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 “储蓄”、少“透支”,方能平安健康过冬。
冬至到“冬藏”养生 做好“三暖”
所谓“冬藏”,是指到了冬天,人们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确保足够的睡眠,有利于老年人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王成喜指出,入冬后建议老年人早睡晚起,若要晨练,最好等到太阳升起再外出;生活中要注意劳逸适度,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此外,冬至过后老年人还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头部、腹背部和脚部的保暖。“老年人的耐寒能力差,一旦头部受寒,很容易感冒或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暖头”是老年人冬季要做好的功课。 ”王成喜介绍,从人体结构来看,双脚离心脏最远,寒又从脚起,加之人体数条经脉汇集起始于脚部,因此“暖脚”非常重要,否则脚部一旦受寒,将会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由于人体的肺部、心脏、脾胃等重要器官处于胸腹部,“暖腹背”即腹背加衣保暖不受寒,多穿一件棉背心,也会起到很好地固表强肾,防止旧病复发或加重的作用。
冬至后警惕多种慢性病将高发
王成喜介绍,冬至过后,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老年慢性病患者此时应及时复查,并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以防疾病反复或加重。平日里,宜勤搓手防感冒、常晒背以养阳。也可以做一些缓和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来活动筋骨。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三餐中要做到谷、肉、蔬、果合理搭配,也可多食用一些坚果。 ”王成喜表示,老年人冬季一定要少食辛辣燥烈食物,过食辛辣可生阳动火,致使内热积累,郁热上冲,影响健康。 记者 沈健
新闻推荐
2020年以来,城阳区率先提出2020年涉企扶持政策“即出即兑”,为助推复工复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雪中送炭”。截止到11月末...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