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颜廷勇(前右)领到手套后赶紧戴了起来。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徐杰
8000多个口罩、400多副手套、一盆盆可口热菜……由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联合爱心企业开展的“我们的2020暖冬行动”继续进行中。12月23日,半岛暖冬行动队携手青岛东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来到位于西海岸新区的兰西安置区项目,给这里的约400名建筑工人送去爱心和温暖。“企业对我们务工人员的细节关怀,让大家在寒冬里感到心里暖暖的。”老家连云港的钢筋工颜廷勇说。
>>>暖心
口罩手套送给建筑工人
一份简单的爱心,能温暖一群人的内心。今冬,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开启“我们的2020暖冬行动”后,受到不少岛城爱心企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爱心如潮的响应和参与。22日下午,青岛东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国利拨通了本报公益热线,希望能加入到本报暖冬行动队中,“我们项目部新采购了一批口罩、务工耐磨手套,计划发放给项目上的400名建筑工人,还打算把前段时间帮扶菜农采购滞销蔬菜做成爱心餐。”吴国利说。
23日上午,记者来到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兰西安置区项目,忙完手头的活后,老家江苏省连云港的钢筋工颜廷勇和工友们小跑着来到工地上的一处小广场,大家从项目管理方工作人员手中每人接过了20个口罩和一副务工耐磨手套,离开时不忘向项目管理方道一句“感谢”。
吴国利介绍,此次兰西安置区项目部共采购了8000多个口罩和400多副务工耐磨手套,将全部分发给工地上的400名建筑工人,让大家干活时不再冻手。“今天还特意在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几道爱心菜,中午请工友们过去品尝。”吴国利介绍,中午的爱心菜食材包括白菜、土豆、地瓜等,这些都是他们前段时间爱心采购的滞销农产品。
>>>暖胃
10块钱热乎菜吃好吃饱
记者了解到,在兰西安置区项目,开展各类关怀职工的爱心活动是一种常态,吴国利告诉记者,今年初兰西安置区项目动工建设时,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和复工复产要求,他们安排了多辆大巴车分赴江苏、四川、贵州将工人接回工地,并及时采购了大量防疫物资免费发放给建筑工人,“我们在工地专门设置了隔离区、隔离室、防疫物资存放室,做好后勤保障,让工人们安心干活。”吴国利说。
眼下寒冬已至,为了尽可能让建筑工人们减少在低气温环境中干活,项目部在用工时间调整、饮食等方面又下了功夫。“早晨上工时间推迟了一小时改到7点,晚上下工时间提早了一小时改到6点,中午休息一小时。”项目管理人员曹洪杰介绍,在饮食上,他们安排工地食堂冬天取消了凉菜,全部改成了热菜,增加了炖菜比例,每一口饭菜都是热的。
来到工地食堂,室内安装了空调,空气中飘散着饭菜香味。记者看到,当天的菜品包括卤鸡腿、肉丸汤、白菜炖豆腐、水煮肉片、蘑菇炖鸡、炸刀鱼等,“冬天一般一餐有10道菜左右,不断变花样,有时候还给加几个免费爱心菜,一顿饭花10块钱就能吃好吃饱。”手里捧着一碗热汤,90后建筑工人刘德吉被烫得有些下不去嘴。
>>>暖身
宿舍安空调,住着舒服
刘德吉告诉记者,他们在工地上干活时,冬有暖冬、夏有清凉,项目部会经常献爱心,对工人们的生活也从细节处关怀入微。“用我们的工人宿舍举例来说吧,里面有空调,夏天吹凉风,冬天吹暖风,住着很舒服。”刘德吉说完伸出手指点了个赞。
吴国利介绍,为了让建筑工人们在工余时间能休息好,不用受热受冻,他们投入几十万元为近百间工人宿舍安装了空调,此外还在宿舍内全部配置了安全电压,“宿舍内的插座电压不是220伏的,改成了36伏USB接口的,保证工人的用电安全。”吴国利说,今年以来,他们已开展了多次送温暖活动,今后这份温暖还会继续传递下去。
一个人的爱心力量有限,而全社会的爱心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2020暖冬行动”将继续进行,希望有爱心的你从身边小事做起,奉献爱心,致敬基层一线奉献者,让青岛这座老牌全国文明城市有更多的爱心涌动。
新闻推荐
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强组织、兴产业、美环境 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典范
□金维杰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