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疼……”50多岁的王女士捂着半边脸,今冬以来第二次走进了诊室。她患的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经过“微创再微创”的手术,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关闭了神秘疼痛开关,王女士的疼痛神奇地消失了。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仪器”,神经外科也成为最具挑战、最高难度的医学领域。用神经调控技术,缓解疼痛治顽疾,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孔军从医27年,积攒几千台脑肿瘤手术经验,对近年来高发的功能神经外科病症又进行了诸多探索。本期会客厅一起来看看,如何利用新技术使患者不再痛……
“一元硬币”治癫痫
让患者告别终身药物
痉挛、尖叫、口吐白沫、晕厥……癫痫是一种非常难治愈的疾病,也是神经系统中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的疾病。今年刚17岁的小豪已经被这些病症如影随形地折磨了10余年。 3岁那年,家人发现他出现发愣、走神等情况,并逐渐发展为面部及肢体抽搐。当时医生诊断为外伤后脑软化灶所致“继发性癫痫”,一直进行着抗癫痫药治疗。十几年来,尽管坚持用药,但小豪的抽搐仍反复发作。虽然多次调整抗癫痫药,但效果不佳,不但双上肢抽搐频率增多,发作时面部抽搐呈僵直、愤怒样表情,还伴突发尖叫。长期的癫痫发作,让小豪变得焦虑不安、紧张易怒,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整个家庭也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
“儿童、青少年群体占据癫痫患者的比例很高,能占到三分之一,原因有很多,原发性、继发性都存在。”孔军介绍,目前癫痫患者中有30%是通过药物难以控制的,其中有50%可以通过手术根治,还有一部分患者药物和手术治疗都效果不佳。“对年轻的生命来说,即便不考虑药物副作用,终身药物伴随成长和生活,也非常痛苦。 ”孔军提出,可以尝试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目前全球已有13万癫痫患者尝试了该治疗。
“我们在患者左侧锁骨下植入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装置,叫迷走神经刺激器,小东西会发射出电脉冲,可以阻止癫痫的发作。 ”孔军解释,其理论依据在于,人脑在不断产生电信号,癫痫是大脑皮层间的异常放电和传导所致,而迷走神经可以传播电脉冲到脑组织引起脑电信号的改变,因此科学家们研究出通过控制迷走神经而来影响脑电信号的方法来治疗癫痫。研究表明,50%—60%患者可达到50%的缓解,有效率在2年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24个月时大致稳定并长期保持。孔军曾陆续为17岁的小豪和另一名21岁的癫痫患者成功进行了这项手术,他们的抽搐再没有发作过,紧张易怒的脾气没有了,和父母家人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生活。
45分钟全省首例
脊髓电刺激摆脱“糖足”折磨
70多岁的于先生已经是 “老糖友”,与糖尿病斗争二十多年,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五个多月前,双足发黑坏死,诊断为2型糖尿病足病、双足前半足截肢术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疼痛折磨下彻夜难眠,面临截肢的现实摆在面前……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约有1亿人以上患有糖尿病,其中8.1%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足,这也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5%-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2%-16%的患者会截肢,而截肢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2%。面对如此“凶险”的糖尿病并发症,孔军在接诊于先生时,提出了可以通过他所擅长的脊髓电刺激疗法新技术来治疗糖尿病足。 “经过最终评估,于先生适合此项手术,同他一起进行手术的还有另外一名70多岁的相同情况患者。该疗法也是国际上得到公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调控技术。 ”
孔军带领团队在12月24日,为这两名饱受糖尿病足疼痛困扰的患者顺利实施了脊髓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SCS),在全省率先开展脊髓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解除患者疼痛,填补了技术空白,为饱受顽固性疼痛折磨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诊疗方案。
“手术中,先选择好手术部位,然后将电极放置脊柱特定节段硬膜外。因为脊髓质地脆嫩,对术者的要求极高,必须以极其轻柔、精准的技术操作,避免脊髓损伤。”孔军解释,每台手术他只用了45分钟左右即完成了,患者疼痛即刻缓解。随后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将程控参数调至舒适的状态。“手术完我发现双腿的疼痛感顿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很是舒服,当晚便睡了个好觉。”于先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激,“真的没想到有一天还能不疼,终于不用每天被疼痛折磨了”。在他疼痛缓解的同时,双腿皮温也迅速提升,这也说明双下肢血液循环得到了迅速改善。
“微创再微创”
小小穿刺治“天下第一痛”
来到诊室时,50多岁的王女士脸一碰就针刺般痛,连讲话都感到剧痛,而且疼起来坐立不安,这一“怪病”让王女士绝望到极点。 “大约一个多月前我出现过一次这样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以为是牙痛,就在口腔门诊进行治疗。之后发现疼痛根本没见好转,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疼痛如刀割一般。这一次,疼痛程度与范围逐渐扩大至额部、眼周、下唇处,每次刷牙、咀嚼、洗脸都会诱发剧痛。 ”王女士说道。最终,她被诊断为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如果把疼痛划分为1至10级,女性在分娩过程中承受的疼痛差不多是7级,而三叉神经痛患者要达到10级。 ”孔军解释,三叉神经对称分布在面部两侧,每侧有三支,主要是控制颜面、牙齿、角膜、鼻腔、口唇、大部分头皮和脑膜的感觉,所以三叉神经痛就发生在这些部位,常是面部一侧的一个或几个部位发病。每到冬季,是三叉神经痛患者难熬的季节,寒风一吹,正常人只会觉得冷,但三叉神经痛患者却会“疼得要命”。
对于这个“天下第一痛”,孔军认为,目前,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国际公认金标准。通过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取得了显著疗效。病人通过该手术,可以获得长期的疼痛缓解,不仅面肌痉挛立刻消失,而且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满意度高。
“80%的三叉神经痛是血管压迫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患者是自身神经的问题,这种情况,微血管解压手术无效。”对于开颅手术又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孔军也有妙招。不久前,他刚刚完成一例此类微创手术。他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治疗,力求“微创再微创”。仅需一张创可贴大小的穿刺点,就能明显改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手术三天后,病人就出院了。但是这种手术几年后可能会复发,如果再复发,可以再‘扎’一次,因为这种手术几乎没有风险。 ”孔军说。据介绍,三叉神经痛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中常见,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诱发原因主要和长期紧张压力大等有关。
【名医对话】
问:来到海慈医院这两个月时间,接触最多的病人是什么?
答:大量的脑瘤病人过来找我,其中不乏三四十岁的病人,有些人出现了头痛欲裂的感觉,或者以为是癫痫发作,结果一检查是脑膜瘤,这段时间我做得最多的手术也是脑瘤手术。曾经在援助坦桑尼亚4年期间,累计做了上千例脑肿瘤手术,所以熟能生巧,但我的要求是手术时间一定要越来越短,病人的恢复期才能越来越短。我相信只要将病灶完整切干净,几乎术后复发率为零。
问:为何一直对疼痛门诊有研究?
答:病人的生存质量高于一切,医疗工作要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大手术外,我觉得神经外科也可以开展一些比较“小”的手术,一些不受重视却必须存在的专科,却能缓解很多病人的疼痛。比如家庭主妇因常做家务,容易手麻手疼,这便是腕管综合征;老年人痴呆、大小便失禁,很多人的病因来源于脑积水,脑积水可以做分流手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有癌症晚期病人疼痛难忍,通常以吗啡、杜冷丁止痛,但是副作用较大,可以通过脊髓神经根切除术让疼痛消失。
新闻推荐
12月23日,海尔智家完成战略重组,成为全球第一家“A+D+H”三地上市的企业。时隔三天,海尔智家又有大动作,三翼鸟青岛体验中心0...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