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徐玮苓
散乱坟墓整治是一场新风跟旧俗的对抗,而截止到这个月底,浮山路街道河南社区共迁移坟头734个,东李社区共平整坟头2077个,其中河南社区也成为李沧区在殡葬改革中唯一采取坟墓整体迁移的社区,清理出青山路南侧空地80余亩,为浮山路街道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彰显了街道党工委与社区两委党建引领,发动群众、攻坚克难、实事求是的组织力、执行力。
迅速展开,彰显浮山速度
街道街政科负责人李治民介绍,为了迁坟工作的顺利展开,相关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准备,一方面是街道的高度重视,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成立街道工作专班,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统领社区散乱坟头整治工作,为坟墓整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9月25日,在准备好迁移方案和接受骨灰安置的怀念堂后,为确保坟墓整治数据准确,河南社区组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上山实地核对,用5天时间对734个坟头进行清理和清点,并根据坟头分布划分A、B、C、D四个区域,并制作插牌进一步逐坟对号入座,核实了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数据库、编制分布图等方式,切实摸清全区现有坟墓的数量、分布等情况。在前期摸排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山上杂草枯枝众多,有的工作人员甚至为了清除坟头杂草砍断四把铁把镰刀。
街道和社区还广泛调动居民参与支持迁坟平坟工作的积极性,街道组织社区通过张贴告示、悬挂横幅、发布微信公众号、召开居民代表动员大会等手段方式广泛宣传动员,河南社区更是拨打电话2000余通电话逐户通知。
正是因为宣传工作深入人心,11月13日河南社区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让居民代表和党员了解散乱坟墓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补偿政策和时间要求,号召社区两委和党员、居民代表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快速、平稳做好迁坟工作。11月17日河南社区启动协议签订工作,社区8位两委成员、60多位党员率先带头,第一批签约、第一批迁入怀念堂,工作启动当天就有100余名丧属与社区签订迁坟协议,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良好工作态势。
攻坚克难,解决多方矛盾
河南社区作为全区唯一一个采取迁坟方式完成整治任务的社区,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最大,为争取社区支持、让居民安心,街道积极协调帮助社区解决迁坟安置选址问题。河南社区居民希望就近存放到邻近社区地宫,街道党工委积极协调,争取与东李社区达成框架合作协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河南社区骨灰存放在东李社区地宫。但由于东李社区地宫建设时间存在不确定因素,为不影响按期完成整治任务,在街道和区民政局协调下,将河南社区逝者骨灰暂时安置在南岭社区金岭怀念堂,两年后迁移至东李社区地宫。
同时在迁坟过程中容易遇到居民因过去拆迁时土地征迁、安置补偿等原因引发的历史遗留问题。街道和社区在迁坟工作和安置补偿问题中找到平衡点,由于河南社区安置和补偿方案深得民心,工作扎实细致,从考虑丧属的实际困难出发,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成功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实际出发,尊重风俗习惯
迁坟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针对部分居民因年龄、身体等原因自己无力迁坟的实际困难,河南社区聘请了红白理事会提供迁坟风俗专业指导服务,并由红白理事会组织专门迁坟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迁坟服务。此外,由于金岭怀念堂实行白天八小时工作制,无法满足部分居民有天黑后夜间迁坟活动,很多居民都会在深夜或凌晨迁坟,河南社区秉承人性化服务理念,社区工作人员在怀念堂24小时等待丧属,全程陪同丧属,做好登记、安放逝者骨灰等服务工作。所有坟墓完成迁移后,社区会同有关部门将对山体进行生态恢复,同时加强林地管理,杜绝发生违规入土安葬行为。
新闻推荐
囗记者张晓帆报道本报青岛讯12月24日,青岛市李沧区在李村街道大崂路社区打造的“温·故”非遗工作室成立。居民在“家...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