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炸毛”,仿佛暂时“失聪”听不进劝说,嚎啕大哭停不下来……有多少家长会不时陷入被娃负面情绪支配的恐惧?曾有调查显示,孩子的情绪问题,在所有的养育问题中高居榜首,家长最不能接受、不会应对的就是孩子的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培养一个情绪平和的孩子,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鞠晓辉认为,这需要家长们从正确认识情绪,学会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做起。
负面情绪背后是对爱的需求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情绪看作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鞠晓辉针对情绪概念圈出了重点,并解释说,孩子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情绪,主要是看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如果客观事物符合需要,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愉快、满意等肯定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如果想让孩子保持积极的情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而满足需要,并不等同于对孩子“唯命是从”,而是指满足孩子情感需要。
在鞠晓辉看来,孩子的每一种情绪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他们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对父母的爱的需求。当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时,家长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绞尽脑汁想如何让孩子停止哭闹,而是要意识到,他们真正的需要并不是物质上被满足,而是需要父母从情感上理解他们,合理共情,并给予爱的包容和满足。一旦明白这一点,很多家长也就不会再对孩子的哭闹怀有强烈的排斥和厌恶了。
生理原因决定孩子情绪难控制
面对同样令自己苦恼的问题,大人们可以“佯装”淡定,平静处理,而孩子们往往是一秒钟就崩溃。这充分表露出儿童情绪的特点——易冲动,易外露。
“很多家长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控制不好情绪呢?”鞠晓辉说,她理解家长们的苦恼,但千万不能因此给孩子贴上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因为孩子控制不好情绪主要由两个生理原因决定:一是情绪本身就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不受人的主观控制,大人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时也不可能做到“收放自如”,何况是孩子;二是负责情绪调节的是大脑额叶,而额叶的成熟要等到18岁。“所以,面对情绪失控的年幼的孩子,家长必须了解不是孩子不想控制情绪,而是他们根本做不到。”
鞠晓辉建议,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积累成功调节情绪的体验,体验越多就越会促进他大脑的发育,而大脑的这部分功能如果能够被经常使用到,那么调节情绪的功能就会慢慢地变强。
实用五招正确消解负面情绪
在了解了孩子为什么会有负面情绪、为什么控制不好情绪等理论知识之后,很多家长最想知道的是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鞠晓辉教给大家实用有效的五招。
第一招,父母的情绪要保持平和。孩子作为高敏感的情绪感知对象,他们其实比父母更能敏锐地感知到父母的情绪波动。家长们只有保持平和,才可能沉淀、吸收教育的一些理性的思考,引导孩子也保持平和。
第二招,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家长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情绪的产生不由孩子控制,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不恰当的情绪,只有不恰当的表达。
第三招,让孩子接纳和尊重自己的情绪。家长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并理解他们的情绪,而不是一味打压。
第四招,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这需要家长们与孩子共情,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进入孩子的认知世界,尝试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真正解码孩子的情绪。
第五招,教给孩子正确的情绪调节方式。家长们要跟孩子们约定好情绪发泄要遵守三个原则——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正面管教工具愤怒选择轮等,帮孩子宣泄情绪。愤怒选择轮可通过网络搜索制作方法。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张琰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30日讯记者从西海岸新区获悉,由中国科协联合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典赞·2020科普中国”宣传...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