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在五彩斑斓的集装箱“森林”中缓缓穿行,位于十几米高处的龙门吊驾驶员忙碌地装卸着货品……新年第一天早上8点,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开始了一天的繁忙运转。
“索杆入位,施封号完好,集装箱底部无异常,可以装车。”在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的组货区,外勤人员王正霄正通过对讲机与班组的同事协作作业,过了3分钟,一个40英尺长的集装箱就完成核验、被吊进班列。一上午的短短3个小时,他已经与同事完成了100多个集装箱的装车工作。这辆由52节货运车厢组成的国际班列将发往霍尔果斯,7天后抵达目的地,并将满载轮胎、茶叶、润滑油、家用电器、汽车零配件等货品的集装箱转运至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临近中午,仍是零下5摄氏度的寒冷天气,场地上随处可见大面积的积雪。王正霄元旦这一天的工作时长为10个小时,为了御寒,他在安全帽外又裹上了一个棉帽,腿上还绑了厚厚的护膝,不过,为了方便在没脚深的雪地中行走,他只穿了一双轻便的单鞋。“这场雪对我们组货作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上冻后卸车难度会比较大,集装箱箱号也容易被雪覆盖,不容易辨识,需要我们装货卸货时更细致谨慎一些。”王正霄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受国内积极防控疫情、海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的货运量较去年上半年显著提升,出口、过境、内贸货运量均有所上涨。而在办公大厅,服务窗口的计划货运员张森涛也在忙着受理运单、核验进场货物信息,他元旦这一天的工作时长将达到24个小时,“今天全天,我们的装卸总量有712标准箱,其中有200标准箱为国际铁路联运业务,大多数是发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
2020年全年,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完成集装箱作业量7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其中“胶黄小运转”到发12.1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国际班列到发3.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其中中亚班列到发2.75万标准箱,中亚班列回程班列同比增长100%;中韩班列到发1万标准箱,中蒙班列到发338标准箱,中白俄班列到发1208标准箱。
(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因为一个夙愿,海归博士许明哲放弃高薪工作,在青岛建起“同行之家”,免费照顾患病的特殊儿童,10年间开销超过300万元...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