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15℃多了,这会儿感觉反而有点热了。”戴着护耳套,穿着好几件棉服,30岁的周阳在一阵忙活后说道。说话时,是7日凌晨2时,地点在高昌路的停车场。
周阳是城运控股交运温馨巴士迅达公司的一名技工。低温天气来袭,虽然早已给车辆备下了-20的柴油,但晚上他还是要彻夜不眠,在停车场里一辆一辆地暖车,以便清晨车辆能顺利发出去,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面对寒潮天气,周阳所在的公司成立了24小时值守的应急小组,主要工作便是在夜间检查车辆并暖车。高昌路停车场位于山顶,夜间北风呼啸,如果说话声音小了,彼此即使站的只有一米距离也听不见。“我们都习惯了,说话都是扯着嗓子喊。”周阳正式上岗前,便做好了准备:棉衣、棉裤、手套,防寒装备一应俱全。
从傍晚上班开始,周阳便对每一辆停下的公交车进行全面检修排查。凌晨1时前后,周阳开始第一次暖车。“我们有近50辆柴油车,早就已经让它们‘喝’上了-20的柴油,但面对这样的罕见低温天气,还是要不断暖车,才能让发动机正常运转。”由于天气寒冷,每辆车需要预热30分钟左右,此时的温度已达-16℃,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棉鞋,戴着手套,没过一会他仍然被冻得手脚僵硬。这时,周阳就往手上哈口气,搓一搓,然后继续投入工作。发动一辆车后,他要迅速赶往下一辆。在停车场里跑了一会,周阳说反而感觉不是太冷了。只是说这话时,他的脸部表情明显有些别扭。因为长时间在户外,他的脸已被冻发僵了,说话非常不自然。
除了启动车之外,工作人员还要检查车辆是否漏气漏油,确保车辆出车前各部位运转正常。等车辆水温达到80℃后,车辆预热工作完成。该公司经理安锋钢表示:“每辆车一个晚上需要热三次,完成一次场站整体热车需要1个半小时。暖车后车辆水温升高,车内暖风系统供热正常,市民清晨乘车时车厢会更加温暖。”据了解,市区目前仍有近千辆柴油公交车,虽然早已准备下一定标号的柴油,但面对极寒天气,各停车场深夜都准备了人手暖车。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
新闻推荐
狂风呼啸,寒潮袭城。1月7日,青岛低温值再破纪录,达到了-15.9℃。在这种极其寒冷的天气下,岛城大街小巷、交通口岸等依然有众...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