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下午5时,下班晚高峰开启。列车进站前两分钟,在地铁11号线张村站的站台上,照例出现了一抹靓丽的身影:24岁的站台岗站务员刘新超穿着长到膝盖的防寒服,戴着包住头和耳朵的“雷锋帽”,身背昵称为“小蜜蜂”的对讲机,在寒风中笔直地站在站台上,做出标准的接车手势。虽然面庞被口罩和帽子挡得严严实实,但在这个四面透风的高架站站台上,这名95后“站花”用热情的服务温暖了乘客,绽放出不畏严寒坚守岗位的青春之美。
送走一趟列车后,刘新超沿着整个站台巡视了一圈。尽管做好了抵御严寒的“全副武装”,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高架站站台上的风比地面上的风更大,吹在脸上有点疼。“今天早上出门前,妈妈让我穿秋裤,我不仅穿了秋裤,还多套了一层。”她笑称,听说7日是“史诗级寒潮”,她比平时多穿了一层衣服,足足套了四层,但还是感觉冷,只能在完成接送车的“规定动作”后,找机会跺跺脚、搓搓手取暖。
“应对极寒天气,我们高架站和地下站工作人员的防寒服是不同的,高架站站务人员的防寒服更长,可以保护到膝盖,而地下站站务人员的防寒服长度通常到腰。另外,我们还提前下发了雷锋帽、防寒手套。”在车控室里,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运营二中心苗岭站区副站区长刁飞宇介绍,天气寒冷,站台岗站务员很辛苦,不仅要保证他们“穿得暖”,青岛地铁还推出了暖心措施,“站台的候车室开着空调,站台岗站务员在没有车的时候,可以到候车室里观察站台的情况,避免长时间在室外吹风。”
地铁11号线开通三年多,刘新超也在张村站的站台上“站”了三年多。昨天她上白班,从早上8时30分到晚上8时30分,站台岗一天从早到晚要接送100多趟列车。“天气虽冷,但我们的服务有温度,小伙伴们都很有干劲,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刘新超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董真
新闻推荐
自来水集团工作人员肖盛钦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