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发布了2021年市办实事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2020年8月底以来,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网上征集、建议提案梳理、“三我”活动和市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大数据分析等形式,多层面、多渠道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开展项目征集,认真组织调研论证。在把握“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普惠可行”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最终筛选确定2021年市办实事10件32项。所选项目涵盖“就业、教育、居住、交通、医疗、环境、养老、救困扶弱、文化体育、政务服务”等基本民生领域,推动民生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稳步提升。
市政府已将上述10件实事列为本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实施公开挂牌督办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后续将实行全过程督查,项目化推进,确保扎实有序落地落实。下一步,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美好生活新期待,使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1件
做好就业创业保障
1.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引才聚才25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3万人,提升企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和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5万人,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打造50处新时代共享“职工之家”、50处职工书屋;改造提升市工人文化宫,完善工人剧场、实训基地等相关设施5处,满足职工群众学习培训、就业创业等多样化需求。
稳中有增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
【实事解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居“六稳”“六保”首位,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50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全市就业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将目标任务提高到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以上(每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提高了16.67%,努力在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就业稳中有增。
三招稳定和扩大就业
青岛市将锚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新目标,重点从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鼓励和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畅通劳动力和人才来青就业渠道等三个方面入手。
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化调整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和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政策,实施大学生实习实训(见习)计划,完善青岛市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挖掘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优质岗位,组织实习实训1万人以上,全面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管理,为其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为困难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
鼓励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发展,修订灵活就业登记办法,开发启用青岛市灵活用工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劳动用工余缺调剂、共享员工对接服务。推动家政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家庭服务业新员工制机构认定标准,大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
建立立足青岛、辐射胶东、面向全国的人力资源互联中心,充分发掘整合国内人力资源,在全国布局建设一批劳务合作基地,力争劳务合作联盟城市达到100个。多渠道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为各类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全年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40万个。
持续推进百万人才集聚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2020年全年引进聚集各类人才25.41万人。2021年,青岛市将以打造“四链合一”+高效政务服务环境为牵引,持续推进百万人才集聚行动,实现全年引才聚才25万人目标。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才聚才、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等方面入手。
精准对接摸排企业人才需求,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抢抓全球人才流动机遇期,开展“人才驿站”建设试点,促进来青回青人才需求高效配置。完善引才中介“红娘”奖励政策,实施企业猎聘补贴政策。大力引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企业,为人才引进提供专业化服务。
聚焦人才最关心的“税学医房”等方面的问题,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深化“智慧人才”建设,打造人才线上“一站式”服务网络,推进人才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和关联事项“一事全办”,实现政策找人和主动服务。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
第2件
推动教育扩优提质
3.按照省定办园、办学条件标准,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幼儿园20所,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对全市212所30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实施运行成本补助,提升学生就餐质量。
学有优教教育扩优提质
【实事解读】
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城镇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流入等因素影响,尤其是青岛市建设国内中心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适龄幼儿、青少年就学人数逐年大幅增加,部分热点区域仍存在入学、入园压力大的情况,社会对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提出更高要求。
50所学校提供学位3.86万个
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5.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6.86亿元,建成后可提供学位约3.86万个。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加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同时有效提升中小学硬件设施水平、增强学位供给能力,促进教育设施总量满足需求、布局均衡合理。
政府掏钱让农村娃吃好
市政府连续六年将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列入市办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已建成1039所标准化食堂,学校食堂覆盖率达94%,在校就餐人数约94万,学校食堂覆盖率、在校就餐率均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当前,全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受运行成本制约,学生营养午餐标准不一,城区与农村学校餐饮供给质量呈现差距,特别是30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运行成本高,工人工资占比较大,影响学生午餐质量提升。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青岛市中小学营养午餐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决定对全市212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实施运行补助。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
新闻推荐
市急救中心参加地震灾害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处置演练。资料图片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市办实事提出:为市急救中心增...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