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科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一位年仅1岁的小宝宝。只见宝宝的嘴巴向左边歪斜,口水还不由自主地从右边嘴角流出。 “前些天我们抱着宝宝去了一趟海边,天气有点冷,再加上吹了海风,回来有点感冒的迹象。 ”宝妈说道,但后来感冒迟迟不见好,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宝宝哭的时候眼睛竟然闭不上,嘴巴也歪得厉害。宝妈后悔不迭,不知所措……
/病案/
带宝宝海边玩 防了感冒得了面瘫
“孩子还这么小,不会留下后遗症吧。”这位宝妈刘女士在针推康复科门诊担心地询问道。坐诊的是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姜美香,她经过检查发现:患儿嘴巴咧嘴,哭笑时歪向左侧,右眼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眉毛不能抬举,外耳道无疱疹,确诊为“周围性面瘫”。
“面瘫不是老年人会得的疾病吗?怎么会出现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 ”面对刘女士的疑惑,姜美香解释:婴幼儿得面瘫的概率虽然不高,但如果寒冷天外出不注意防风保暖,可能就会中招。从她以往的接诊病例来看,最小的一位宝宝仅8个月。刘女士听后很后悔,她告诉医生:“那天去海边,风很大,也就待了半个多小时,虽然带着帽子围巾,但是孩子还是太小太娇弱了。回来以后,我一直担心孩子会不会冻感冒,拼命喂热水,没想到现在还是面瘫了。 ”姜美香安慰她,婴幼儿本身的恢复能力强,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就可治愈,不会留下后遗症,家长不必担心。
“针灸疗法的针虽然已经很细了,但对这个才1岁的宝宝来说还是不合适,我采用了热敷的方法。 ”姜美香告诉记者,她把手法也教给了家长,在家可以经常把双手搓热,捂着脸部耳朵前后。经过治疗,目前宝宝的面瘫症状已减轻。
/专家释疑/
大多数儿童面瘫由病毒感染引起
“1岁的小宝可以经过不留针治疗,慢慢好转,两三岁以上的小儿面瘫患儿就需要每天一次或者隔一天一次来进行针灸治疗,并且每次留针半小时。 ”姜美香告诉记者,记者在门诊看到,不少3岁、5岁,以及十一二岁的儿童患上了面神经炎,“有时耳朵后面疼,有时牙疼、偏头疼,没法看书学习,很难受。每次针灸过后能好受一些。 ”一位12岁的男孩告诉记者,他有一次洗完澡后立刻外出找朋友玩,结果吹风受凉突然导致了面神经炎症。
“小儿面瘫”是什么?孩子得了面瘫之后该怎么治?姜美香介绍,面瘫的发病年龄是不受限制的,小孩也是易患人群,且发起病来更为棘手,因为儿童常无法准确告知自己的不舒服感,这就使病情最开始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小儿面瘫”具体表现为孩子一侧脸表情僵直、呆板,面部肌肉活动不灵活,哭笑时嘴巴歪向一侧,一侧鼻唇沟变浅平坦,两侧明显不对称,或于晚上睡觉时发现孩子的一侧眼睛不能完全闭上,漱口或刷牙的时候,嘴里含不住水,让患儿鼓腮时,一侧嘴角漏气等,出现以上症状时就需要来医院就诊了。
“大多数患儿面瘫是因为自身抵抗力弱,比如受到冷风或冷水的刺激。当人体防疫阻力最小时,面神经和血管容易痉挛,引起面神经缺血和水肿,导致面瘫。但小儿面瘫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绝大部分患儿在发病前都有感冒、咽炎等经历或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姜美香提醒,“小儿面瘫”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规律,“最明显的是每年春节前后,因为天气寒凉和劳累、休息不好等原因,抵抗力差的孩子就容易中招,而另一个高发期是炎炎夏日因吹空调不当而引起。 ”
及时就医1个月左右可恢复
姜美香介绍,针对小儿面瘫,西医治疗方式多以抗病毒、激素、维生素等为主。而中医首选针灸,一般采用浅刺、轻刺、不留针等手法,因患儿年纪尚小,天性好动,且受不了重刺激,故采用针刺常用穴位,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地仓、颊车、迎香、四白、下关、太阳、阳白、丝竹空、翳风、合谷、足三里等。另外还有艾灸、小儿推拿等方法以促进面部血流循环,缓解面部的无菌性炎症。若患儿年纪稍大,可以考虑留针治疗,加大刺激量,促进面部肌肉恢复。针灸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有着简、便、廉、验等优点,且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针灸循经取穴,可以激发经络之气,促进气血运行,通经活络,就能直达病所,一般一个月左右都可以恢复。
“今年冬天寒潮侵袭频繁,也导致小儿面瘫的患病率增长,除了专业治疗外,宝爸宝妈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多督促孩子面部肌肉的锻炼,加速恢复速度。在天气较冷的时候,注意孩子的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面部。 ”姜美香建议,在治疗期间,以及治愈后仍要注意别再受凉,不吃寒冷食物,加强保暖。
新闻推荐
送米送蛋,公交志愿者上门助残 市北巴士第七分公司的“红叶红”志愿者送去节日温暖
本报1月25日讯(记者赵波通讯员宋晓蕊)日前,城运控股青岛公交集团市北巴士第七分公司的“红叶红”志愿者们带着大...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