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好
春节临近,家电市场进入传统促销旺季。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今年岁末家电销售可谓“量价齐升”:一方面,前期的消费需求在近期集中爆发,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去年以来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令整个家电产业链承压明显,涨价成为企业的开年关键词。
那么,此轮涨价对于正在复苏的家电消费市场影响几何?又会对整个产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节前家电市场“量价齐涨”
2月2日,在青岛国美南京路店,虽然不是公休假日,但电视、洗衣机、厨电等区域不时有顾客前来咨询选购。“一月份,我们的销售额增长差不多10%~20%。”门店负责人田女士告诉记者,相对于客流的增长,店内成交量也明显提升,今年春节销售旺季明显提前。
“去年疫情对线下传统门店影响比较大,不过今年一开年就出现明显好转。”青岛苏宁品牌与市场部总监曲怀鹏说,从他们开展的年货节促销活动来看,线下销售出现同比增长20%的良好态势。为此,他们决定将年货节贯穿整个春节,推出春节不打烊、快递不停运的活动,持续吸引消费客流。
在家电销售迎来“开门红”的同时,产品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台东一家知名智能终端品牌直营店的销售人员表示,由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较大,今年的产品销量反弹明显,其中电视机销量翻番:“同时,一年来品牌建议零售价已经两度上调,累计上涨500元。”
记者探访发现,此轮家电产品价格上调并非个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家电企业便纷纷“官宣”涨价:去年12月初,TCL发布涨价通知,称“2020年12月8日起,所有尺寸电视将全面上调价格。行业趋势,缺芯少屏,Q4旺季请抓紧备货”;格力电器也发布通知,称“自2020年12月15日起进行结构性调价,其中,新国标挂机涨价100元,新国标柜机涨价200元”。此外,奥克斯、志高、美博等家电品牌也同步调价,空调价格分别上涨100~300元。青岛一家国内家电巨头的高管也向记者确认,近期家电品牌基本都有涨价。
第三方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2月线上市场,彩电均价2569元、同比上升27%,空调行业均价2947元、同比上升19.3%,洗衣机均价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线下市场,彩电均价4717元、同比上升21.5%,空调行业均价3837元、同比上升9%,洗衣机行业均价受滚筒结构性增长拉动,同比增长8.2个百分点。
想买高性价比单品不容易
对于零售端的消费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今年家电岁末促销力度“不及预期”,虽然线上线下各渠道新春促销如火如荼,但想买到高性价比的家电单品并不容易,更多要“碰运气”。
“便宜的没货,有货的要贵好几千块。”2月2日,在台东一家家电连锁卖场内,准备春节乔迁新居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正在为新家选购电视:“原本看中一台65英寸、促销价3199元的品牌机,但是接连询问多家卖场,虽然展区有样机摆放,但均被告知暂时没货。而有现货的同品牌同尺寸电视,价格上要高出近3000元,已经超过我的目标价位。”
一家日系电视品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店内的年前折扣都是“现时秒杀”,消费者可以先交部分订金,由店内导购人员代为在秒杀促销时段“抢货”,如果不成功订金可以退还。记者在她出示的登记表上看到,近三天已经有超过十位顾客预订。
不止线下卖场,在线上渠道,想要享受到岁末促销优惠,也同样需要“捡漏”。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半个月前关注了一款65英寸品牌电视,当时促销价格为4299元:“临近过年,本想着再等等会有进一步优惠,没想到价格变成4999元了,比之前还涨了几百块。”
供应商订单多到“不敢接”
家电市场“量价齐涨”,给了生产企业更多信心和动力,不少企业现在都是开足马力赶订单。
姜晓慧是某家电企业供应商的管理人员,她所在的企业主要为国内头部家电企业提供技术难度较高的A类模具。“年前来自家电企业的订单更是多到接不完。”姜晓慧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经是满负荷生产,但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不少家电企业都要求加单,但考虑到工期以及产能极限,如果继续接单即便春节加班也可能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订单,所以他们只能暂缓接单,把部分订单挪到年后。
青岛是制造业强市,尤其在家电制造业方面,不乏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头部及领先企业,整个家电产业生态的健康持续发展无疑影响着城市经济稳定。青岛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普遍升温,全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3.4%,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
随着整个家电产业景气度回升,头部企业率先进入增长期。澳柯玛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80亿元~3.18亿元,同比增加45%~65%。海信视像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12亿元~12.23亿元,同比增加100%~120%。
原材料涨价企业承压明显
虽然订单量和经营情况都在好转,不过对于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而言,仍然面临不小的压力。“去年上半年同比负增长,下半年好转不少,11月拉平了全年同期,今年1月份同比增长11%。”青岛一家知名家电企业的洗衣机品类高管告诉记者,虽然企业订单量逐步好转,但铜、铁、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也不断上涨。
据了解,对家电制造业来说,原材料成本占比达七成以上。家电行业对铜、铝、钢材、塑料等大宗原材料需求量大,核心原料价格上涨,势必带来成本压力。数据显示,2020年家电主要原料产品涨幅多在40%以上。在家电的直接原料产品中,占据冰箱、冷柜行业“半壁江山”的聚合MDI涨幅居首,高达122.2%。与此同时,部分进口材料的价格也大幅上涨,首当其冲的就是芯片。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芯片价格整体存在30%左右的上涨,并且还供不应求。电视机核心原料液晶面板的价格也持续上涨。来自Omdia的统计显示,2020年11月末,某型号电视面板的价格是170美元,而2019年的价格只要100美元。
事实上,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各行各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更为复杂多样,就家电产品的此轮价格上涨而言,除了各种原材料价格加剧成本压力,包括物流配送、营销推广、维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一轮全产业链下的集体上涨。相对于实力较为雄厚、承压能力更强的品牌家电企业,成本上涨对于一些小品牌及中小供应企业也就更为棘手。
“目前我们的订单相对比较稳定,但是难以覆盖成本上涨压力。”一家为家电、汽车企业供应模具的厂商的负责人坦言,去年年底钢原料大幅涨价,对于像他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系统性压力更为明显:“比如我们最近正在多渠道寻找原材料供应渠道,并不断通过内部技改等方式缓解成本压力,然而后者除了需要时间,还进一步暴露了企业人才支撑不足和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春节作为家电传统销售旺季,岛城各商家推出促销活动。
新闻推荐
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韩华带领应急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