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思孝寄来的新作《余事勿取》,第一遍几乎是跳着看的,三个篇章,若干面孔,节制而冷静的叙述,保持了思孝一贯的写作风格。翻看第二遍就不敢怠慢了,原因来自于疑惑。为什么叫“余事勿取”?看似四六不靠的侯军怎么放在了第一篇章?卫学金究竟是怎么死的?想搞清楚这些问题,只有从头细读。
如果读过思孝的《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和《嘘,听你说》,那么再读《余事勿取》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写作是有惯性的,谁都无法轻易跳脱。也因此,部分读者给思孝打上了惯性写作的标签。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值得警惕的是,惯性写作和写作风格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所谓惯性写作,是指困囿在以往的写作环境和语境中,没有突破或极少突破。而写作风格却是历经时间的打磨后,形成了特点清晰的个人写作格局。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惯性写作是线性的,缠绕在这条线上的枝蔓往往由于地心引力朝下低垂。而写作风格却是笔直的,像一棵处在生发中的树,在不断向上向外的过程中,逐渐丰满。思孝的写作无疑更趋向于后者。
在以往的中短篇中,思孝的眼光或者说笔力更加倾注于对个体的打磨,方向由内而外。但在《余事勿取》中,对地域环境、时代背景的铺陈几乎随处可见。甚至为担心读者看不到,他还特意做了个辛刘村大事记。侯军、李道广两个“杀人犯”的故事放在开始,打破了常规叙事的逻辑。如果先讲卫学金的故事,不免对侯李贴标签,刻板地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对角色进行了提前“宣判”,未免有些不公平。生而为人,众生平等。滑稽的并不是人自己,而是生活本身。书中有言:“侯军意识到,维系和王立昌友谊的,正是困境本身。”推动人物行进的并不是人物自己,而是生活。当然,这并不是为侯李的施暴行为做合理化背书,而是站在第三方角度,观察生活,解剖生活,融入生活。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人不过是渺小的单元,面对生活的乏力感、无力感如影随形。人类的行为总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不可回避的是,这股原动力起初仅仅是一双羸弱的蝴蝶翅膀,由此延宕开来的影响才最终促成了某些不可预知的改变。
《余事勿取》中的人物全部脚踩泥土,处于社会最底层。写作者的视角是有趣的存在,也必然要经得起读者的推敲。可喜的是,思孝的观察或者叙述一直秉承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即冷静、克制。这对一个写作者来说尤为重要,也是“底层叙事”不得不一以贯之的法则。这种基于人物个体命运之侧的观察,让读者特别是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读者,很快便能融入到故事中,并为人物的树立找到合理化的依据。我曾到过思孝老家,也见到了现实中的老付。确如思孝描写的那样,老付是个骨子里透着坚毅的女人。知道我是思孝老友,老付紧张而热烈地张罗着各种土特产,从地瓜到玉米,再到如足球般大小的南瓜,让我想起姥姥,那个恨不得把咸菜缸给你搬上车的可爱的农村小老太。同时,老付又是自卑的,缘于脸上的白斑。我和思孝在院子里聊天,老付蹲在厢房门口,托着腮,静静地看着院子。那一幕至今记忆清晰。老付对卫学金表面上严苛,心底却始终葆有最为柔软的部分,那是两人携手后对彼此的终生寄托。而他们之间的爱情,也被延展成一起种地的情节,老付没有扶好犁,老卫追着打,追不上就蹲在地里生闷气。读到这里,不禁莞尔,生动的形象与跳动的场景跃然纸上,这是思孝笔下的功力。
一个写作者对现实是要有一些关照和担当的,不然他的作品就失去了穿透时间的锐利。在思孝之前的作品中,这种关照和担当显然有所欠缺。也因此,该书的责编在书后的简介中用了一个词“成熟”。而在文中,思孝也做出了注解。比如写农村,他说“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考学和打工等途径,去城市讨生活。平日村子里安静祥和,神色慌张觅食的野狗,百无聊赖散步的老人,骑着电动车一晃而过的上下班的中年人,他们诠释着人烟稀少。 ”写卫正宇,他说:“听一句,忘八句,一个老人大半辈子的历史,从嘴巴里说出来,伴随着纷扬的尘土,消无踪迹。”凡此种种,散落在文中,如一颗颗珍珠,在灰暗芜杂的生活角落里,散发着熠熠光芒。
做文学编辑这几年,我读过大量各种类型的作品,始终有一点反对主张,那就是贴标签。比如如果这个作家的作品大都围绕农村或出身农村,那他就是个农民作家。由此,还有农民诗人、打工诗人、脑瘫作家、北漂作家等等。这些标签仿佛一副副沉重的枷锁,牵强地套在写作者的头上。思孝目前的作品看似在写他所熟悉的城镇、农村,那万一他以后再写城市呢?是不是又会有其他的标签纷至而来?另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我也对大而化之的诠释不敢苟同。明明只写了辛刘村,怎么就变成了整个鲁中地区?隔个村大概就会有不同境况,何况是整个鲁中地区。但这样的解释也好理解,毕竟把无法看清的事情交给虚无,或者用宽泛的概念对具体的矛盾进行笼统的概括,的确是通往欺瞒的捷径。
不管如何,《余事勿取》好与不好皆是看客的谈资。
作者简介:王国梁,青岛文学编辑
新闻推荐
绘好同心圆,扩大服务面 八大关街道举办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暨“同心好帮手”社会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
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半岛全媒体记者韩英子通讯员仇慧璐3月5日上午,八大关街道联合民盟青岛市市南区工委,在八大关社区...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