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和我们家只隔着一条小河。小时候,妈妈一有空闲就领着我和哥哥去外婆家过几天。我和哥哥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婆家过的。
外婆是个坚强的人。我记忆中,外婆身体一直不好,整天咳嗽,厉害的时候都喘不过气来。外婆又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她什么事都看得开,感觉她从来就没有什么烦恼,整天乐呵呵的。外婆家里人很多,我有四个舅舅,一个姨妈。我妈妈是老大,所以我和哥哥是外婆家最早报到的第三代。俗话说得好,“外孙是姥姥家的狗,吃饱喝足了就走”,这句话说得真不错,只要我和哥哥去了,外婆总会第一时间把早就准备好的“稀罕物”全部拿出来,让我们吃个够、玩个够。
外公会做豆腐,以此为生意,所以,家里的生活条件还算是不错的。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外公外婆天不亮就起床用石磨磨豆子。他们用力推着磨慢慢前进,一圈一圈,白花花的豆汁像牛奶一般顺着磨石流下来,汇于磨盘,流入准备好的水桶内。外公用大锅将收集到的豆汁加热,熬开,再放进纱布里,来回地筛,像极了打太极拳的武师。直到豆浆全部流下来,纱布里只剩下了豆腐渣。把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后,外公又把纯净的热豆浆放在干净的大缸里稍微凉一下,开始点卤水,直到缸内的豆浆变成豆腐脑,再把豆腐脑舀到纱布里进行沉淀、挤压,将多余的水全都挤出去,就成为我们日常吃的成品豆腐了。做豆腐的衍生品也都是好东西,比如榨出来的豆腐水,喝了可以帮助消化,豆腐渣可以用萝卜炒着吃,豆浆、豆皮、豆腐脑就更好了。40多年过去了,外公当年做豆腐的场景,依旧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时候,家里没有什么交通工具,豆腐做好了,外公都是挑着担,走乡串户去叫卖。为了让我和哥哥吃上豆腐脑和豆腐,外公经常绕很远的路,特地到我们村里来叫卖。一听到外公的声音,我和哥哥就会立刻跑出去迎接,拉着外公进家里来,别提多开心了。我们都很喜欢外公,可是他50岁就去世了,这也成为了我们心里永远的痛。
外婆很喜欢孩子,我家、舅舅家、姨妈家的孩子们,都是她看着长大的。现在全都学有所成,有的在北京,有的在青岛,有的在秦皇岛,有的在印尼,成家立业,发展得都还算不错。我们长大了,外婆也老了,于2007年寿终正寝。她80多岁的人生,养育了我们这一大家子人,留给了我们乐观、善良、和睦的家风。
外公外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新闻推荐
周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