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打孩子’这个问题其实针对的是两部分家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青红指出,首先一类家长,也是大部分家长在育儿中通过轻微的打孩子屁股、打手等行为,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方式之一,这部分家长打了孩子后能明确“我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并不是不当的。 ”而还有一部分家长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打得很过分的家长。这也是设立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所针对的对象。
“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很多这种类型的案例,例如一位家长当控制不住自己,把孩子打到流鼻血后,自己的情绪也完全崩溃了,抱着孩子不断自责不断忏悔,像这种情况,很多是家长本身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 ”李青红指出,首先建议家长如果在情绪不好时,可以先暂时离开不要再想着教育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试着去真正了解孩子,弄清内在的真正需要,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盲目试图用“打”的方式建立规范,潜在的危害是巨大的。有研究表明,经常挨打的孩子,如果性格外向,那么他的攻击性也很明显。如果孩子是性格内向的,那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孤僻等不良情绪。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新闻推荐
据了解,“躺在”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上的纪录有的已有30多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训练场地不足和学生参与度减...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