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海信,已经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国际化品牌之路。 ” 5月11日上午,在“中国品牌日”活动现场,海信集团控股公司总裁贾少谦受邀作主题发言,回顾海信的出海之路,自主品牌是一个高频词。
贾少谦介绍,海信从1985年开始涉足对外贸易,海信的国际化,最初也是从OEM代工贴牌开始,依托中间商在海外开展业务。这是一条最容易也最不用操太多心的路,所以也几乎是所有中国家电企业出海时共同的选择——借船出海。 “家电行业作为全球充分竞争的行业,如果仅满足国内而不在海外建设自有品牌,就无法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的发展必然很快遇到天花板。要想持续发展壮大,只有选择最难的那条路——做自主品牌,自己造船出海。 ”
2006年,海信成立海信国际营销总公司,将科龙的冰箱、空调等海外业务正式并入,提出“大头在海外”的发展战略。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曾与当时刚刚接棒海信国际市场的董事林澜有过一次深聊。
林澜回忆,面对他提出的提高海外工作人员待遇等要求,周厚健表态:“林总你的要求我都答应,但是有两件事,你得答应我。第一个就是,必须做品牌。OEM的做法短期是同意你做,因为OEM赚钱,但是不做海外品牌,这个企业就没有前途了。 ”
那一年,海信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尚不足10%。在当时的背景下,做品牌的说法,多少还是有些“太时髦”。海信国际营销副总裁方雪玉坦言,自己一开始并不理解领导要求做自主品牌的初衷。不理解的不只她一个。在林澜的记忆里,2009年年初,他召集国际营销公司的骨干到青岛开会,讨论一件事——自主品牌到底怎么做。“我这些部下说到最后基本都是没信心,说做品牌条件不成熟。我就跟他们说了一句话,品牌这个事不是今天要商量做不做,是必须做! ”
方雪玉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慢慢理解了领导的决策。最让她触动的是一次西班牙的亲身经历。 “我们在西班牙当时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是在一个第三方服务公司办公。那里有两个卫生间,一个标着Spanish,一个是Chinese,也就是说中方人员、海信的人只能用这个单间,西班牙人用另一个单间,很明显的一种歧视。当时很愤怒,凭什么看不起我?不就是我们OEM,不是做品牌吗? ”
新闻推荐
1多层次多元化进行护理科研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从事临床科研实属不易,护理科研素材多来源于临床实践,应用于临床中,促进...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