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13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当天下午,青岛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多个单位联合举办了防灾减灾日地震应急综合演练,通过开展震后应急指挥、疏散、安置、救援等演练,检验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
黄海“地震”师生应急疏散
演练模拟青岛黄海海域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崂山区中韩街道离震中40公里,民房受损较重。地震发生后,东韩小学立即启动地震应急疏散预案,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迅速从教室内撤离到操场,无人机拍摄下现场情况并实时传输至指挥部,灾情信息员用无线卫星对讲机上报灾情,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与此同时,在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的组织下开展压埋人员的互救,近百名受灾群众有序疏散到应急避难场地。
各级应急部门很快行动起来,消防员赶到现场,利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对倒塌房屋进行浅埋及深层埋压的生命搜索,快速破拆救出被困人员。医护人员马上对伤员进行院前处置后实施伤员转运。
救援指挥部很快接到通知,灾区一家化工企业因地震造成液氨储备设施损坏,液氨泄漏,出现了大气污染事故。指挥部立刻通知110民警、气象、生态环境局及液氨救援队伍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启动灾后临时救助和抢修
根据地震应急III级响应,地震发生后大量受灾人员要疏散到附近应急避难场所。指挥部的受灾人员安置组很快承担起负责灾后临时救助工作,包括查灾核灾报灾、灾害初步分析、搭建帐篷、准备基本生活物品、安置受灾人员等方面。
地质灾害救援队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组织清理滑坡、疏通道路、加固山体等工作。
16支队伍分头参加演练
“这次演练科目包括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响应、指挥处置和多个科目。”参演人员称,现场设置了地震现场生命搜索与救援、伤员转运、灾民安置、危化品处置、应急通讯、应急供电保障、直升机灭火、高空救援等演练科目,设置了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主会场设在崂山区中韩街道张村北山停车场,分会场分别设在崂山区东韩小学、张村社区、北山空地东南侧森林防火点附近山坡,分别进行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社区地震应急处置、地质灾害救援等演练,共有16支参演队伍,1000多人参演,真实模拟了地震险情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黄岛演练地震救援
5月12日上午,黄岛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模拟灾情,三沙路一施工工地因为地震发生坍塌。黄岛区消防救援大队地震救援队迅速赶到。工地工作人员称,地震发生后,楼内负一层有3人被困,情况不明。
救援队携带红外热成像仪、雷达生命探测仪、无齿锯、破拆工具组等装备进入楼内搜救,成功将两名被砸伤昏迷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内急救,对另一名被压人员进行破拆救援并成功救出。
崂山开展地震科普
围绕2021年防灾减灾日的活动主题,5月7日,崂山区组织100多名师生分批次走进峰山西防震减灾科普基地,通过直观感触的“学习+体验”方式,接受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师生们在“影视多功能厅”观看了唐山、汶川大地震纪实影片,在“防震减灾互动厅”、“地震知识模拟厅”和“地震体验厅”进行了家庭防震训练、地震知识与问答互动学习,操作产生地震横波、纵波、板块移动和张衡地动仪,体验了不同震级的地震感受、逃生技巧等模拟场景。峰山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是青岛市和崂山区共同投资打造的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目前已累计接纳参观体验者3万多人次。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刘卓毅通讯员朱有祥
新闻推荐
青岛国际车展自2002年开展,历经20载,今天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20年的旅程,青岛国际车展经历了百年奥运,迈过了新冠疫情,见证...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