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中小学各教室的门,找不到“小眼镜”的班级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近视防控一直是备受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与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光明行动》),教育部还委托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制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为应对“小眼镜”问题再出实招。
八个专项行动每年降低近视率
《光明行动》明确了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目标,力争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如期实现《实施方案》2030年各项目标任务。
《光明行动》包括八个专项行动。不仅包括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落实视力健康监测,加强视力健康教育,还划出了一些“硬杠杠”:比如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明确要求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学校需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要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正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光明行动》还进一步健全了近视防控保障机制。要求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充分发挥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统筹推进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和各省份年度重点任务,分工负责;开展评议考核督查,每年面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工作,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落实30分钟大课间成省重点工作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还制定了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2021年在带动基层落实、合理安排投入、支持工作开展等方面完成重点任务36项。
重点任务范围广、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将建设一批省级近视防控示范学校;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等设施以及教材、考试试卷等用品相关强制性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消除“大班额”现象;为中小学校、幼儿园配备近视防控基础设施、设备,指导开展日常近视监测筛查,提升基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能力;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保障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保障学生课间到教室外活动,规范开展每天上下午各1次眼保健操,实施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学校本着按需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开发、利用省级近视防控信息系统,推动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等。
《指引》明确每天睡够十小时
近日,教育部还委托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牵头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研制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分为学前、小学、中学三部分,涵盖防控近视关键要点,各有重点,指导0—6周岁、6—12周岁、12—18周岁学生和家长有效防控近视。
对于0—6周岁孩子,《指引》建议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两小时以上,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托幼机构尽量避免使用电子屏教学。近距离注视场景下,距离应保持50厘米以上。对于学习钢琴等乐器的孩子,琴谱字体要尽量大,保证练习时环境光照亮度,每次连续练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应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以上。
对于6—12周岁的孩子,《指引》指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两小时以上。学校应谨慎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尽量不布置线上作业。小学低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应以大字体图文为主,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字体不宜过小。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检查。
对于12—18周岁的孩子,《指引》建议,牢记“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每次连续读写尽量不超过40分钟。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时间。初中生每年应进行2—4次视力筛查。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明显增加,近视戴镜矫正后应定期复查,尽量每半年复查一次。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张琰
新闻推荐
早报5月12日讯12日“星期三问城管”之城阳区专场上线,相关负责人走进12319热线话务大厅,围绕城阳区城市管理工作接听市民意...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