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纪姗姗
在圣麦园的一家烘焙店里,一款无水蛋糕成了人们抢购的热品。“真怪!即使放上一天也不变硬,反而更香甜可口。”顾客们好奇地说。蛋糕保鲜的“秘诀”来自于圣麦园的烘焙师李永瑞。在烘焙行业深耕了8年的他,研发的糕点卖得越来越好,还因此获得了第一批“市北工匠”称号。
“这不就是那种老式蛋糕吗?”在面对顾客的疑问时,李永瑞总是笑着说,“您尝尝,一准能吃出不同来。”这一尝,就尝出了成百上千的“回头客”。
“秘诀在于调整了花生油和鸡蛋的比例。鸡蛋里面有75%都是水分,提高含量会让蛋糕变细腻。花生油比例合适,蛋糕就不会发干。”李永瑞说。
经配方改良后,这款无水蛋糕销量翻了几番,每家分店每月仅无水蛋糕就能卖出2~3万元。
“这小伙子肯钻研、能创新,又扎实能干。”公司分管领导提起李永瑞就赞不绝口。从他来到公司,这个以传统中式糕点为主营产品的老字号变得更“年轻”了。泡芙、大列巴、麻薯球、拔丝蛋糕、芝士烧……每一个符合年轻人口味新品的推出,都蕴含着他的心血。
与此同时,李永瑞对传统糕点如无水蛋糕、老面包、枣糕、戚风蛋糕等也不断加以改良。有“回头客”对他做出来的老面包念念不忘:“别家都没有这个蛋香味,就这个能撕成一缕一缕的,吃起来又有嚼劲。”至今,李永瑞每年都能改良并创新十几个产品品种,品牌也因门类丰富更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烘焙的创新并非易事。“这是一门科学,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要理论支持。”李永瑞说。为此,他在学徒时期就勤于向师傅请教,上网汲取知识,单是鸡蛋和面粉相关的理论就学习了一年多。如今虽然各种配方他早已谙熟于心,却还每年都新学100多种糕点的制作,以求汲取灵感优化产品。
“烘焙是勤行,现在很少能招到愿意干这份工作的年轻人了。”公司经理于先生说,通常烘焙师们从清晨六点忙到晚上八九点,到了假日、年关,更是忙得连一天假也休不了。
“小时候想成为甜品师的愿望,一直指引着我。”李永瑞笑说,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在迅速成长为技术指导后,公司需要自己的地方太多了,要到每一个新店把产品稳定下来。今年初,他获得第一批“市北工匠”称号。
新闻推荐
奏响跃动“线上”的时代精神乐章 城阳区电商商会党支部组织委员、商会秘书长 王会东
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里的一名‘新兵’,正式入党不到两年。工作中,我在加强商会党支部基层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一...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