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娱乐圈相当“热闹”。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不是某明星的出轨、某明星的偷税,也不是某某明星“开撕”。而是多个部门开始有所动作,对“饭圈”等乱象开始进行治理,以营造风清气朗的社会环境。
娱乐圈与互联网都不是法外之地。此次对娱乐圈进行的“整治”,不仅是一次娱乐圈的“扫黑风暴”,更是以法律为准绳的娱乐圈治理。同时这也说明,我们尊重艺人这个职业、娱乐这个行业,我们尊敬那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但我们不欢迎那些劣迹斑斑却无比风光的艺人,以及给他们提供的舆论空间,来败坏演艺这个行业。
如果艺人自身是一种媒介的话,那么一段时间内,有一部分艺人给社会带来的是不健康的社会风气,甚至超出了娱乐话题,严重透支社会公众所给予的信任。有些流量明星其气场之足、排场之大、行为之霸气,令人侧目,知道的以为是明星过路,不知道的以为是“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在聚集。不仅在行为上踩底线、无节操,违法、失德、失范屡见不鲜,甚至热衷于以此为话题来炒作,以博人眼球和流量。
在某综艺节目中,某明星称自己一顿饭花“六百五真的不够”“我不能吃那么差的伙食”。让人不禁怀疑,究竟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呢?更有甚者,如果对某艺人发表“演得不行”之类的批评话语,得到的可能是一纸诉状。甚至连新闻媒体也不能“说坏话”,要按照既定的“包装”来宣传,否则就要对记者和媒体进行封杀。那么,这种风气是如何形成的呢?某些艺人绑架舆论的这种底气从何而来?
一个人的影响力越大,责任越大。但如果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很难说会给社会带来一股什么样的风气。因而,不仅要面对舆论环境的变化,“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警惕与避免资本对于娱乐行业的无序参与。同时也要加强艺人的自身道德建设。艺术的魅力在公众的口碑里,而不是在资本左右的热搜中。当前,对“饭圈”等不良现象的抵制,也是我们敬畏艺术的一种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崇德尚艺的艺术工作者,以他们的精湛演技与道德修养,成为社会健康向上的流量担当。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8日讯为深刻汲取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在发生,近日,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多个大队紧急部署开展燃气...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