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6日讯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批复。批复中提到,“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支持城市重点区域开发,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和15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21-2026年。”
根据《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显示,青岛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包括9条普线和10条快线,全长约872公里。青岛地铁三期建设方案为规划建设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等共7个项目,线路规模139公里,估算总投资980.7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共10条线路、总里程370.7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具体来看,2号线二期起于既有2号线李村公园站,终于世博园站,长约8.9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67.7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5号线起于麦岛站,终于云岭路站,长约32.7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260.3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6号线二期起于既有6号线辛屯路站,终于西海岸交通商务区青西站,长约14.7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83.02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7号线二期(北段)起于既有7号线东郭庄站,终于营普路站,长约12.8公里,均为地下线;7号线二期(南段)起于既有7号线兴国路站,终于沧口站,线路长约3.7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130.13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8号线支线起于既有8号线大涧站,终于泸州路站,长约18.8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114.92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9号线一期起于海西村站,终于供电所站,长约16.6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125.9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5号线一期起于下王埠站,终于四方厂站,长约30.8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194.78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另外,规划建设智能维保中心1座,项目投资4亿元。
主要技术标准方面,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与原线路设计标准一致,采用B型车;5号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均采用B型车6辆编组,其中5号线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9号线一期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15号线一期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董真)
新闻推荐
聚焦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