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刘祥信心里考虑最多的,便是儿子以后的生活。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给儿子说,与其他普通孩子相比,身体条件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唯有上学这一条道路,可能是最为适合他的,他得跟别人一样甚至更优秀,未来才有可能适应社会。”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父子俩也商量了一番,选择了编辑出版专业。刘凯旋告诉记者,他比较喜欢写作,经常看一些小说、名著。尤其金庸笔下的大侠,让他看到行侠仗义的样子,种下了一颗英雄梦的种子。从未来工作的角度考虑,他觉得自己也比较适合这个专业。
刘祥信告诉记者,报到当天来青岛送孩子时,见到了学校辅导员和老师,让他原本悬着的心落下来。但他太了解刘凯旋,知道他从小就要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寻求帮助,这是自己的骄傲。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又害怕他在大学逞强。由于儿子第一次在外独立生活,他盘算着,每周都要开车来一次青岛,帮着儿子洗一洗衣服,照顾一下他的生活,但都被刘凯旋坚定地拒绝了。
刘凯旋每天给家里发微信,说一说在学校里的生活和感受,安慰爸妈不用为自己担心。他还主动报名了一个校园社团,准备提升一下写作和摄影技能。刘祥信告诉记者,家人计划趁着中秋节,再来青岛看看刘凯旋。回顾儿子一路成长,刘祥信觉得,儿子比自己强太多,确实已经长大了。
新生军训结束之后,大学学习生活将正式开始,刘凯旋对此满怀期待。未来,他计划通过努力学习,向着研究生的目标进发。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2日讯11日是世界急救日,城运控股公交城阳八分公司安全人员组织食堂炊事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首...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