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圈” 流亭街道全力构筑公共文化服务网,让文化成为市民的“幸福密码”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09-17 00:42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全媒体记者葛梦杰

一座城市的厚度,在于其不断增厚的底蕴。而文化作为城市底蕴的重要符号,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今在流亭街道,无论是在公园健身场地,还是在社区文化广场,清晨或傍晚时分,都会看到人们或静或动、或歌或舞,享受着悠闲与自在。文化正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流亭大地,成为居民开启美好幸福生活的“密码”。

今年来,流亭街道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宗旨,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为目标,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覆盖街道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强化保障,设施建设夯实基础,优质服务惠及群众”的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之路,打造了居民家门口的“文化圈”,群众文化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构筑文化设施网,让文化种子根植流亭大地

作为流亭街道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样板工程的东蓝家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装修建设中。据了解,该服务中心占地3000余平方米,中心建有图书阅览室、棋盘室、健身房、儿童娱乐场所等,集党建、文化、志愿服务、司法等于一体,建成后,东蓝家社区将依托中心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居民享受到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落地生根的前提,为让居民学有学处、乐有乐处、玩有玩处,今年以来,流亭街道不断推动基层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阵地,构筑文化设施网络,让文化种子根植流亭大地。

流亭街道不断推进综合文化站整改提升工作,使综合文化站的面积、功能达到“三室一厅”(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管理和辅助用室、多功能活动厅)标准,同时配套建设文体广场,完善文化设施功能,提升文化品位。此外,流亭街道新增设2处“24小时自助借阅图书机”,创新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形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智能、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打通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广大市民群众阅读需求,切实提高群众文化满意度。

为让文化设施真正用到位,真正走近居民、服务居民,街道还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对社区文化中心使用情况进行督查,改进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加强社区文化中心专人负责制,全力以赴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见到实绩。

提升文化队伍水平,奏好全民文化“协奏曲”

每个社区至少有一支文化队伍,在流亭街道早已成为现实,但文化队伍建设永不止步,街道通过设置奖励补助措施,不断提升文化队伍水平,让文化队伍成为群众参与活动、乐享文化成果的基石,奏好全民文化“协奏曲”。

在今年的青岛市第十九届“大地欢歌”乡村文化艺术节暨青岛市第二届乡村广场舞大赛中,流亭街道红埠社区广场舞队从全市21支乡村广场舞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一支原创舞蹈《青春的我们》,充分展现了流亭街道人民昂扬向上、崇尚健康、求真求美的风采,荣获比赛一等奖。据了解,红埠社区广场舞队是流亭街道依据特色队伍计划培育打造的一支优秀文化队伍,在参赛前,街道及社区聘请了舞蹈老师为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根据社区及街道特色编出这样一支美轮美奂的舞蹈。在红埠社区,除了广场舞队之外,还有合唱队、模特队等多支文化队伍,这些文化队伍成为社区引领全民乐活的中坚力量。

今年来,街道不断加大文化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文化队伍发展需求,提供更优质服务,全方面提升文化团队整体形象。此外,街道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邀请专业老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教学,提升文化队伍的专业水平。目前,街道根植的文化种子,已经结出一颗颗硕果。

广泛开展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服务效能再上台阶

丰富的文体活动,是居民强健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得益于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街道广泛开展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文化服务效能再上新台阶。

“阳光城阳·活力流亭”城阳区第二十届市民节流亭街道专场开幕式暨足球嘉年华、“红歌心向党”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歌会、“艺心向党芳华百年”流亭街道第十届广场舞大赛、“流亭好声音·唱出星风采”流亭街道第八届群众歌艺大赛、“街头艺术进社区”流亭街道第二届新市民文化艺术节……一场场美轮美奂的文艺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

据悉,今年来,流亭街道共举办2021年精准文化惠民综艺演出22场,群众文化艺术节演出40余场,扎实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流亭街道还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新方式,即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新形式,以“发挥本土优势,展现文化魅力”为主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创作一批正能量、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今年创作10个原创主题文艺作品参加城阳区“阳光文艺奖”。

现在,文化环境越来越好,高品质文艺活动也越来越多,成为广大流亭居民的共识。

加强非遗文化保护,留住独特的乡愁记忆

“咚咚咚……”震天的洼里盘鼓敲起来,只见表演者手脚规律性变换动作,时而叠罗汉,时而围成特定队形旋转……在青岛市“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暨第五届青岛峄阳“非遗大集”上,迄今已传承了400余年的非遗项目洼里盘鼓以其别具一格的演奏形式惊艳亮相,让在场所有人为之震惊。

非遗里凝结的是乡愁,背负的是时光,不息的是乡情。为留住独特的乡愁记忆,今年来,流亭街道继续承担起文化传承使命,深挖新增非遗项目,推进“流亭花饽饽”区级非遗申报工作,继续推动“洼里盘鼓”“流亭大馒头”“白沙河传说”等非遗的升级申报工作,促进辖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升级。此外,街道还加大特色非遗产品推介力度,助推线上线下双平台对非遗产品进行展示销售,推动非遗更好融入当代生活,鼓励广大市民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文化的共建共享带给群众的是幸福和快乐,在流亭街道,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实事,一幕幕欢乐舒适的生活场景,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不断交织成一张覆盖街道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已经彻底融入群众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五星”商户大评比,引领文明新风尚 中韩街道开展“五星级商户”评选活动,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晨为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广大商户文明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市场持续繁荣发展,助力青岛市争创全国...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中秋到 蟹走俏2021-09-17 00:56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圈” 流亭街道全力构筑公共文化服务网,让文化成为市民的“幸福密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