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晶莹透绿非常诱人。
阳光玫瑰葡萄生长过程中套上蓝色袋子,可保证亮度和颜色的一致。
大场镇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占地300亩。
丰收在即,农民们露出幸福的笑容。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孟达
阳光玫瑰葡萄是近两年水果市场上的新宠,甜美的口味加上较高的价格引发消费者关注和好奇。眼下,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一串串精心培育的阳光玫瑰葡萄喜获丰收,“十一”期间就能让市民一饱口福。与此同时,大场镇也通过擦亮这一特色农产品名片,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西海岸新区大场镇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位于大场镇丁家大庄西北,由镇上9个村与青岛创惠富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占地面积300亩,年产量达到百万斤。眼下,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种植园大棚内的一串串葡萄已经在架上成熟待采。一排排葡萄架上悬挂着一袋袋丰收的果实,一件件蓝色“外衣”之下,包裹着一颗颗晶莹透绿的葡萄粒。作为市场上同类水果中的高端产品,这些阳光玫瑰葡萄将会在“十一”期间陆续上市。
“阳光玫瑰是这两年葡萄市场上的新宠,同时也是一种高端品种,它的外观呈现出晶莹的绿色,吃到嘴里甜度高,同时果香味浓。阳光玫瑰葡萄的甜度达到20度,我们经常吃的富士苹果的甜度一般在12、13度,而一般葡萄达到13、14度就已经不错了。”葡萄园管理经营负责人刘杰介绍,大场镇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开始于2019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甜度高、香味浓,加在一起可以用综合风味好来形容。阳光玫瑰葡萄外观可谓圆如珠、绿如玉、亮如油,因此瞧上去也很是喜人。
“我们的葡萄在生长过程中都套着蓝色的袋子,袋子的颜色从上到下是逐渐变浅的。”刘杰说,架上的葡萄一般上半部分受光会多些,因此把袋子上半部分的颜色设计得比较深,而这种渐变色袋子的使用保证了每串葡萄整体的亮度和颜色的统一。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助力,在大场镇阳光玫瑰葡萄产业中,也运用了许多数字化元素。记者在园区内了解到,这里安装了价值35万元的智慧农业数字化监测系统,实现对农业病情、虫情、灾情、墒情、水质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并精准地在云端展示给园区管理者,实施科学、高效与数字化的决策与部署,为阳光玫瑰葡萄的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其产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一流的口味,上等的品相,让阳光玫瑰葡萄成为了市场上的一款高端产品,价格往往比普通葡萄贵上三五倍,经济效益可观。目前,大场镇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批发价在每斤15元~20元,这些葡萄上市后会专门进军岛城一些超市水果区,还会热销上海、广东等地,综合市场表现更是供不应求。
特色农产品是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一张名片。好吃的葡萄走向全国,让更多人的舌尖上尝到了甜头,也让大场镇的农民们尝到了幸福的味道。目前,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实行种植生产、存储保鲜、冷链加工、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一体化运营,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企业、村集体、村民全要素共建共享发展模式,为当地农户带来90个工作岗位,实现年务工收入194.6万元。在帮助农民“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引领带动他们实现专业、集约致富,从而有效地助推产业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25日下午,青岛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带着刚下线的青岛啤酒赶赴北京,并与王岩女士见面,向王岩女士表示感谢。网信办工作人员...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