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1日,34岁的李涌第一次走进青岛市中心血站,填表、检验、抽血、握拳、松手、按压……这些熟练的动作,李涌坚持了整整20年。20年间,他无偿献血22次,累计3万多毫升,比6个健康成年人的总血量还多。记不清有多少危急关头,面对素不相识的病人,李涌挽起袖子就冲向血站,帮助他们重燃生命之“火”。“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值!”李涌用短暂但又光辉的一生,诠释着一名热血警察的铮铮誓言。
“李涌最后一次献血的记录定格在了2020年12月30日15时27分,那是他坚持无偿献血20年来,最后一次撸起衣袖奉献热血。 ”在青岛市中心血站的电脑上,详细记录了李涌自2001年以来参加无偿献血的具体数据。说起李涌,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对他都有着很深刻的印象:“那个热心的警察,那个总是面带微笑而又来去匆匆的献血者……”在大家的印象中,李涌是个正能量满满而又乐于奉献的热心人。
“每次我们打电话问他能不能来献血的时候,他都非常痛快,他会告诉我们说,虽然现在在岗上没有时间,但是吃完饭休息的时间可以过来献一次,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他中午都是急匆匆地赶过来,献血后再赶回工作岗位,我们工作人员都非常感动。 ”青岛市中心血站业务科主任赵会霞告诉记者,自2001年至2020年底,李涌献血量全血累计1800毫升,血小板26个治疗量,全血和血小板是分开统计的,因为是两种不同的血液成分,全血的间隔期是半年,血小板寿命只有7—10天,“国家规定的间隔时间是半个月,所以李警官是不间断地穿插着进行了全血和血小板的捐献,所以他的献血量在统计意义上达到了30000多毫升。得知他牺牲的消息,我们都非常痛心。 ”
在采访中,青岛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有一年元旦前夕,李涌在执勤中,右脚不慎骨裂受伤,无法工作,只好在家休息。他为自己不能按时参加无偿献血和志愿者活动感到遗憾。当他康复后,他第一时间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大厅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我们都被李警官深深感动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忱,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还带领着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一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为更多的患者送去了救命的血液。 ”血站工作人员说。
利用工作之余,李涌在开展义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将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进行无偿献血知识的讲解,发放宣传材料数万份,学校、建筑工地、部队、企事业单位都留下过他忙碌的身影。富有爱心的他,还时常在微博上做无偿献血科普,以影响和带动更多人一起伸手,挽救更多的生命。
新闻推荐
同事的榜样,司机的朋友,市民的老熟人,网友心中的“大V”,李涌是一名“热血交警”,道路就是他的战场。从警16年,他始终坚守在公...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