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0月是汽车的传统销售旺季,被称为“金九银十”。不过,从2019年起,经销商似乎再也没享受到“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带来的快乐。前两年,汽车市场销量下跌,旺季厂家疯狂“压库”让经销商多进车。巨大的库存让几乎所有经销商都会陷入深深的焦虑。而今年情形恰恰相反,“芯荒”的问题让厂家产能下降,很多4S店展厅连展车都已卖掉。面对空空的库存,经销商无法从正常市场流通中赚取利润,与销售旺季的红利再次“失之交臂”。为保利润,优惠缩水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价格高,还没有现车,这个旺季来自经销商最实在的购买建议是:要不您再等等。
经销商的纠结似乎只能“躺平”
9月中旬举办的青岛秋季国际车展上,在展台总是能碰到表情凝重的展厅经理,在被问及车展销量时,大多数人都会用“苦笑”来回答。“这个时候真的是纠结呀,5月春季车展收的订单还没交车。现在到了秋季车展,展台上的订单又压了一批。 ”一家丰田4S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一面是每月到店新车数量被直接砍半,另一面是内卷严重的同品牌其他经销商都在抢订单。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没车可卖的日子更痛苦。 “以前销量下滑,我们还能努力一下,通过让利和活动抢订单。现在厂家没车,作为经销商除了‘躺平’,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
今年车市新车到底有多紧俏?一位一汽大众经销商告诉记者,七八月份的销量还不及去年的一半,拿迈腾来说,展厅里早就找不到展车了。好不容易到了几台,都是客户几个月前订的,客户想看车直接去试驾车里感受一下。8月后情况开始进一步恶化,据说为了把更多的芯片供给畅销车型,很多并不怎么好卖的小车都停止发车了。
那到底哪些品牌“断货”最严重?记者走访发现,日系品牌是重灾区,这几年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逐步被市场认可,从中大型的SUV,到小型轿车,都是旺销的局面,眼下芯片缺乏,最着急的就是日系品牌。记者了解到,一些热销日系车型,目前已经有消费者等了6个多月车还没到。另外,市场表现一直强劲的德系,眼下供应量也在吃紧。大众目前除了受“颗粒捕捉器”问题影响较大的部分车型还能快速提车外,其他都需要等上一两个月。不同配置车型等待时间也不一样,配置越高对芯片的需求量越大,也更容易被市场认可销量也更大,因此高配车型往往缺货更严重。
消费者的懊悔该早点儿出手
“现在挺后悔的,就应该过年的时候把车买了。”说这话的是打算换车的市民赵先生,去年他看好了一款豪华品牌的轿车,40多万元的价格当时能享受到八五折优惠。他考虑再等等,说不定还能再优惠。等到今年秋季车展再去询价,优惠已经只剩九八折,赵先生现在再想买车要多掏5万多元,而且年前还不一定能提到车。
“经销商要靠卖车赚利润,但现在无车可卖,也只能靠涨价来弥补一下。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德系车的代表品牌大众优惠缩水了大概5000—10000元。美系车的代表别克和雪佛兰,优惠缩水超过8000元。那日系的丰田和本田呢?之前一直加价提车的汉兰达,现在已经变成加价都未必能提到车,优惠更是想都不要想。
当然,也不是所有经销商都会回收优惠额度。眼下同品牌同城经销商数量众多,他们之间的竞争让大家内卷心理加重,尽管已无车可卖,但为抢订单,秋季车展现场也有经销商在相互压价。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你要买的品牌在市区有多家4S店,建议相互比一下价格,说不定还能有惊喜。另外,还要悄悄告诉大家,经销商从厂家拿车的价格大多在八八折到九二折,如果你买的是非紧俏车型,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不靠谱的自救配置能减则减
一面是经销商着急卖车挣钱,另一方面是顾客着急提新车,面对紧缺的芯片,各厂家也在想办法“自救”。不过就目前来看,所谓自救往往有那么一些不靠谱,比如说“减配”。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芯片需求量比较大的豪车已经在取消一些非必要配置。比如某豪华品牌近期就通知订车的消费者,想要快点提车可以选择减配了“手机远程操控”的车型,据说后期芯片供应充足之后,还可以通过升级来为顾客安装。
而另一豪华品牌的减配名单更为“丰富”,从自动泊车到360全景影像,再到无线充电,甚至被豪华品牌们推崇的增强型驾驶辅助等功能,都被从配置表中移除。更有甚者,交车时甚至把原来标配的两把智能钥匙缩减为一把,据说另一把要等到芯片供应充足时才能给补上。
当然,比减配这样的自救方案靠谱一些的是买二手车,新车供应量减少直接导致了二手车价格上涨。例如从订车到提车需要等半年的WEY品牌坦克300,在二手车市场上准新车价格已经比新车指导价还要贵两万元,而很多消费者为了快点提车,无奈选择了二手车。
新闻推荐
近日,本报接到79岁读者吴先生来电,反映最近总觉得私处奇痒无比,却又有苦难言。据吴先生介绍,几年前大夫确诊为阴囊湿疹,尝试过...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