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
罕见病虽罕见,但如果诊断明确,常用的临床药物就可以治愈。对青岛的王女士来说,像起床、行走和吃饭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小事,却成为她40年来难以实现的愿望。近期,经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神经内科的治疗,身患“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罕见病的王女士终于痊愈,她也终于得偿所愿,实现了“活动”自由。
40年前患上罕见病
腿脚不便给生活带来困扰
40多年前,还在儿童时期的王女士就出现“手指活动不灵活、脚踝内勾、翘脚指头”的情况,不过这些问题过几天就自行消失了,所以当时没太在意。30多年前,王女士再次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虽然住院做了检查,但并没有明确诊断,1个多月后也自行缓解了。
但此后的20余年里,王女士的症状发作越来越频繁,而且每次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再后来几乎每天都在发作,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不能抬头、不能坐、不能站立行走……
这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状况,甚至持续长达一年之久。无奈,王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找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神经内科专家焉传祝教授。
精准诊断罕见病
低价药片有效改善
焉传祝教授详细了解了患者病情后,将其收入院进一步诊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帕金森及运动障碍专业组的赵翠萍带领医师赵冰仔细研究了王女士的病情,发现她的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规律:严重的活动障碍一年中发作几次;每天的症状波动“晨轻暮重”:即早晨症状较轻,可以自己梳头、洗脸等,但下午症状就逐渐加重甚至无法活动。
结合王女士的症状,一种名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疾病闪现在赵翠萍的脑海中。她一边为患者安排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一边尝试给患者服用这类疾病的“特效药”——美多芭(临床上最常用的多巴类药物)。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一类少见的、遗传性的肌张力障碍,通常自患者儿童期发病。这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正如它的名字:首先是肌张力障碍,患者会因此出现足内翻、走路姿势异常、手抖、脊柱侧弯、痉挛性斜颈等症状;这些症状有明显的日间波动,即“晨轻暮重”;而小剂量的多巴制剂可以显著改善这类疾病症状。
医院给王女士开了低价的常用小药片,按照医嘱服用几次后,“奇迹”出现了,王女士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她可以自己起床,自己行走,自己吃饭了!她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顺利康复出院
精准诊断罕见病有绝招
随后各项检查的结果,也逐步排除了其他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王女士进一步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患的正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专家介绍,“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类疾病在合成“多巴胺”的通路上有功能缺陷,而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对维持正常的肌张力、协调肢体运动,意义重大。正因为此,DRD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肢体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补充多巴制剂,就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
医生特别提醒,由于这一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比较大,再加上这类疾病相对少见,很容易被遗漏或误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新闻推荐
城市桥梁设施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李沧区共111座桥梁设施,随着城市交通流量增大,桥梁结构的使...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