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青岛市民政局获悉,通过设置家庭养老床位,青岛将居家养老服务送到百姓家中。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后,地域广阔、人口分布零散的农村地区又该怎么办呢?对此,青岛聚焦“痛点”,对症下药,重点突破,努力实现城乡均衡、统一的养老服务全覆盖。
在农村,老龄化率高、家庭养老能力弱是问题的一方面,再加上养老设施不健全、市场化运营难度大等因素制约,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可以说是 “最难啃的骨头”。针对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不足的问题,青岛市民政局已与财政、医保、文明办等相关单位密切联系商量,希望通过详细测算和统筹安排,采取设立青岛农村养老服务基金、提高农村长护险的支付标准、提高农村家庭养老床位运营补贴等措施,提高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快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供给。
“农村地域广,我们要一层一层地逐步解决问题。我们计划先将镇(街道)一级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给予覆盖,再根据群众需求向下渗透。预计今年可以建好农村镇(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0处,开发出护理型养老床位3000张。 ”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说,通过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畅通服务通道,让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专业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青岛市老年大学文史院、影像院成立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