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大旅游景区出现了久违的游客暴增。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期间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59.9%,旅游市场复苏明显。作为特色山海文旅城市,10月1日至7日,青岛全市共接待游客58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亿元,过夜游人次也大幅增长。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海滨风景区、崂山风景区、极地海洋世界等带有明显青岛特色的景点依然是他们的首选。包括栈桥、石老人、金沙滩等传统景点上演“人从众”。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青岛人更偏爱去哪儿度假?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的前提下,不少青岛人更偏爱近郊游,“文旅小镇”式的休闲游成今年国庆青岛人出游的新选择。而在这背后,以融创·阿朵小镇这样打造田园山居微度假概念的“文旅小镇”,正在成为青岛人假期首选目的地。融合了生态田园、文化旅游、影视旅游、宜居康养、民宿集群的“小镇经济”也正在成为新风口。
小镇崛起 假期一房难求
今年9月,市民李女士无意间了解到位于藏马山的阿朵小镇即将开放的消息。 “因为疫情,假期就想在周边玩玩,看着这里能吃能住还能遛娃,就和闺蜜定了两间民宿,说好带家人一起来玩。”李女士说,决定十一去阿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想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另外也让自己有个放松休息的时间。临近十一,李女士还把阿朵小镇推荐给身边不少朋友,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大家都在抱怨阿朵的民宿酒店假期早已经是预订满房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国庆长假,作为小镇文旅游典型代表的阿朵小镇,的确是火到出圈。十一期间,阿朵小镇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单日最高突破3.2万人次,同期接待游客数量仅次于崂山风景区,青岛热门目的地排名第三名;民宿入住率100%,10月整月预订爆满一房难求;民宿在抖音首发预售总额达121万元,创山东本地直播单场新纪录。
回归本质 体验诗与远方
在阿朵小镇呆了三天两晚之后,李女士对整个行程的评价用了简单的两个字——自在。“我们住的民宿有个小院子,孩子们在院子的草地上抓蚂蚱甚至躺在上面打滚,我们就在院子里喝茶聊天,抬头能看到远处的藏马山。 ”在院子里呆腻了,会带孩子去骑骑马,或者大家一起逛逛商街。 “店铺有很多印章,孩子们特别喜欢收集。 ”李女士说,不时还能遇到各种演出、看看炫酷的滑板大赛。早上起来,他们还会一起去茶田里走走,“感觉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总之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而大人们也从悠闲的慢生活中体会到了久违的放松。
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往的国庆假期她基本上都是在旅行中度过的,无论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用她的话说真的是比上班还要累,而说起这次在阿朵小镇的体验,“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 ”
分析近几年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不难看出原来以观光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市场逐渐向以度假居住为核心,向结合观光、休闲、体验、养生的度假市场转变。游客不再追求赶景点、忙拍照,而是希望停留下来、沉淀心灵、享受生活。如今,旅游度假的核心价值是游客的身心健康,因此旅游与健康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两者的结合发展,为康养文旅的未来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完美融合 调和人与自然
国庆七天假期阿朵小镇吸引15万市民游客“到此一游”,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她看来,这里融合了自然山水成熟商业的优点,“只看山水难免会感觉枯燥,但商业味道太浓,又感受不到休闲的乐趣。 ”谈起以往旅行的经历,李女士这样评价。而有别于传统观光旅游模式,阿朵小镇作为北方并不多见的文旅游代表,这里打造的是以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体验旅游、过夜游等多重度假新场景、新模式。首先这里有着非常成熟的商业设施,网红建筑组团、阿朵花街、阿朵花屿、李宁运动中心等多元复合业态的落地,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内容。而沉浸式唐风商业街、全国首家基于5G技术的AR/VR奇幻光影森林、中国北方首个民宿集群、“24个会玩小分队”等,实现一站式全龄全时全业态“游、玩、娱、逛”,弥补了青岛传统旅游淡旺季的落差,完全满足2-3天沉浸式旅游过夜游度假体验。更重要的是,芳香谷玫瑰园、云茗谷茶田、小镇共享丘田等业态,依托藏马山优质自然资源,为游客提供一次真正放松身心的旅游体验。
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的旅游度假方式,它并不单一依托传统景区,而是通过将自然景色进行改造与再生,完善城市功能,并借助乡村振兴中对文化村落的转型与升级,在保存传统文化的同时,嫁接新功能,满足文化旅游消费时代对文化、艺术、休闲、创新的需求,可以说这正是阿朵小镇这样的文旅小镇的精髓所在。
阿朵小镇组图。融创提供
新闻推荐
近日,从青岛日光泉酒业有限公司总部获悉,该公司旗下白酒品牌——日光泉此前正式推出了弱碱性富硒白酒新品,该新品入口轻...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