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广场舞受到众多中老年人的喜爱和追捧,与此同时,广场舞声音大而乱也困扰着周围很多人。近日,社会上出现一种反广场舞“神器”,可以在一定距离下手动遥控关闭或者干扰广场舞音乐播放器。广场舞“市场”现状如何?反广场舞“神器”是否值得被肯定?带着疑问,记者走访调查了青岛市十余个大小不同的广场舞现场。
广场舞深受健身者欢迎
广场舞既能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有助于增强身体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很多人一种休闲娱乐的自发选择。
“每天晚饭后就喜欢跳上一段广场舞,跳完心情舒畅可好了。 ”刚退休两年的姜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从2019年退休后心情一直很失落,正好赶上新冠疫情,心情一度接近抑郁的状态。后来疫情好转,在邻居的引导下,她也加入了小区的广场舞队,这一跳就没停下来,深深喜欢上了广场舞。
广场舞也不再是专属中老年人,不少年轻人也加入进来,乐在其中。记者在青岛市市北区滨海康城小区里看到,广场舞队伍中不乏有几位 “青年力量”,“平时工作太忙了,一整天坐下来,颈椎和腰椎都很不舒服,跳一跳广场舞有助于缓解白天工作的疲劳,跳完身心放松,状态会变得很好。 ”今年32岁的张女士乐观地说。
广场舞噪音扰民
青岛市的王女士今年68岁,跳广场舞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平时还在老年大学学习古典舞的她每日傍晚雷打不动地在小区和姐妹们跳上一个小时。王女士表示,跳广场舞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投入,有时候一开心就容易“忘乎所以”,不自觉地就把声音调大助兴,为此,她感到很不好意思。“以前也有人因为音响声音大,影响到家里孩子学习来找过我们,但我们立刻就把音响声音调小了。咱自己家里也有孙子外孙,非常理解安静的环境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协商,这些问题都能解决。
“对于广场舞我们家真的很无奈。 ”家住市北区的郑女士对于广场舞,她声称真是“烦透了”“换房的冲动都有”。原来,郑女士家里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幼儿园早上七点半就要入园,孩子必须得头一天晚上早早入睡。但楼下的广场上几乎每天都要到八九点钟才结束,夏天要到九十点钟。小朋友自控力不行,听见外面操作的音乐声无法入睡,第二天就会闹情绪起不来,郑女士也经常因为弄孩子而上班迟到挨批。 “当时买这个学区房主要考虑孩子上学,没考虑单元楼的位置。想想以后孩子上小学是个关键时期,最近正在考虑换房子‘躲避’广场舞的噪音。 ”
反广场舞“神器”干扰音响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跳广场舞的人群中,多数人还是很注意的,会把跳广场舞的地点选在离居民楼较远的地方。甚至有的广场舞领舞者说如果小区里面实在没有适合的地方,她们也会将音响的声音降到最低,尽力不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尽管这样,还是有人会提出“反向”意见,在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一小区内,就有人利用反广场舞“神器”干扰了广场舞的音响,造成现成尴尬的局面。
“前几天跳广场舞的时候又有过一次‘事故’,音乐刚响起十几秒,就自动切换到下一首乐曲,再唱十几秒,又会自动切换,如此反复,最后大家无法继续,只能不欢而散。 ”小区广场舞舞蹈队队长纪女士说,这种情况出现过两三次了,一开始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是音响声影响到了同小区的居民休息,被“反广场舞”了,纪女士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这种提意见方式”。
对于类似事件,记者也随机采访了现场几位跳舞者,“之前不知道自己娱乐跳广场舞会给别人添麻烦。 ”对于被“反广场舞”神器干扰,70岁的韩先生这样说,“活到一把岁数了,最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早先有人跟我们提出建议,我们一定会改进,绝对不会妨碍别人的正常休息。 ”
青岛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同昌表示,这种反广场舞“神器”不值得提倡,和谐社会大家要更多的相互理解、尊重。
记者 王镜
新闻推荐
伸援手守护女童读书梦 青岛市口腔医院牙周科巾帼文明岗继续为“春蕾计划”助力
育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女童,赢一片希望。近日,青岛市口腔医院牙周科巾帼文明岗收到了一封来自西海岸新区妇女联合会的...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