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入朝证,抗美援朝时期的肩章、胸章、立功证书,拾获的美军餐具、携带的挖野菜工具、战争老照片……10月22日,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军休干部、88岁的陈运时,向青岛市档案馆捐赠了他珍藏已久的关于抗美援朝珍贵档案史料。这些珍贵档案,是抗美援朝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日常生活的展现,更是抗美援朝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见证。
此次捐赠是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开展“荣军敬老”圆梦微心愿活动的组成部分,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征集军休干部微心愿,尽最大可能帮他们实现微心愿。
“神枪手”屡立战功
1952年,时年19岁的陈运时跟随部队到达朝鲜抗美援朝。 “当时原本计划是乘火车开赴战场,为避免敌人轰炸,部队就从吉林通化下火车,徒步前进。 ”陈运时回忆道,当时东北的温度很低,陈运时等南方参军的战士,从未经历过零下40℃的天气,加上部队口粮不足,靠吃山里的野菜坚持了下来。陈运时本次捐赠的小刀起到了大的作用,那是当时他在解放大陈岛时,当地渔民送给他的。“挖野菜多亏了有这个小刀,方便快捷。 ”
此外,陈运时在朝鲜的时候还是一名“神枪手”。陈运时说,一开始他背的是一支美国产的狙击枪,后来换了一支苏联产的,期间立下很多战功。
战后,陈运时并没有及时返回祖国,而是随着部队依然留在朝鲜支援当地建设,一直到1958年才撤回国内,期间修过公路、建过水库、当过砖瓦厂厂长,还曾经守卫烈士遗体几个月。 “我们当时的工作主要是修公路、修水库、修水渠、盖工厂。 ”本次捐赠的物品中,很多都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照片,那是他在回国时,朝鲜人民军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把宣传栏上的15张照片取下来作为礼物送给他的。
五次受毛主席接见
回国后,陈运时被选中参加了 “志愿军回国报告团”“志愿军回国参观团”“志愿军五一回国观礼团”“五四青年节庆祝大会”等重大活动。1959年他被选拔作为军旗手参加国庆阅兵方队。陈运时一生被毛主席接见过五次,两次留下合影。 1958年5月4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部队 “五一”观礼代表,陈运时和三个志愿军代表在列。那一天令他终生难忘,这张合影照片现在还挂在陈运时的家中,一直被视若珍宝。
陈运时1949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解放大陈岛、西北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并参与了朝鲜战后重建,服役期间,6次负伤,多次立功。陈运时家目前三代军人,被誉为“革命之家”。
希望“老齿轮”转出新动力
“希望这些留存下来的物品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红色力量,感悟红色精神,让历史‘老齿轮’转出时代新动力。 ”在捐赠仪式上,陈运时郑重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陈运时说,他希望把这些见证历史的珍贵物件捐赠给市档案馆,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抗美援朝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记者 张磊通讯员 赵亮
新闻推荐
《瞰青岛》周刊犹如一个窗口,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我们身处的区市正在发生的变化,既有“区市新观察”栏目和“一线探访”...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