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母校后,“运煤哥”回了趟家,他非常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父母。“春节出来就没有回家,现在想不想家?”“肯定想啦。”“运煤哥”脸上写满了沉重,一言不发。13时许,记者和“运煤哥”一起回到了他的家乡,车刚刚停,“运煤哥”第一个下车,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记者下车后,“运煤哥”已经和他的母亲走进了屋里,记者发现,原来的土墙屋,外面粉刷了一层水泥外墙,窗户也换成了塑胶窗户,外观上焕然一新了,院子内有几名工人正在搅拌着水泥,屋顶上也有人在装卸瓦片。“前几天我们就过来了,是镇政府出钱给这家翻新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记者了解到,蓼兰镇政府的有关领导在得知“运煤哥”的事迹后,安排镇政府的有关领导亲自到“运煤哥”家慰问,然后出资整修“运煤哥”家的房屋。
记者走进屋里,看到“运煤哥”已经哭成了泪人,完全说不出话来 ,他的母亲黄淑珍也是满脸泪水,一直安慰他,“这孩子,怎么一见我就哭呢,我不是挺好的么,那么多人帮你,我放心。”老人家还不停地对我们说,“儿子让你们担心了,谢谢!”在妈妈身边,“运煤哥”重新做回了孩子。
“我真的非常高兴,你不应该骗爹娘,这么多人帮你,我真的很放心。”母子俩哭成一团,但能感觉出来“运煤哥”的妈妈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在一旁的父亲一言不发,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表情很凝重。
◎记者手记
一双模糊的眼睛,一颗感恩的心
实在的“运煤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木讷的,在500多双眼睛注视下,头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 ,他,能行吗?开始演讲前 ,记者心里一直在打鼓。
“运煤哥”走上了演讲台,开始慢慢地讲述自己的人生 ,“啃着比砖头还硬的馒头”、“没钱吃菜,营养不良晕倒”……说起这些苦难的日子,他总是憨憨地一笑。台下一直都很安静:大家试图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从这个柔弱的身躯里探寻一种生命的力量。
后来,平度市委宣传部赵副部长给记者写了两个字,“救场”!于是,在会场临时安排了一个环节:“运煤哥”和师弟师妹的互动。此后,掌声、掌声……现场沸腾了。事后有一位领导感叹道,关于人生的问题,连他都不一定理解得如此透彻。
想起刚见到班主任时,“运煤哥”哭了,记者以为是他想起了当年所遭受的磨难,可他事后告诉记者,他是真的把老师当成了亲人,那是感恩的泪水。是的,他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经受种种挫折和苦难时,他并没有怨社会,反而透过这双眼睛,以一颗感恩的心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运煤哥”有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眼神不好,一跑起来,就会感到路不平。”。即使是这样一路的不平坦,也没有阻碍“运煤哥”去书写他不一般的生命历程。文/记者 昌旭光 图/记者李隽辉
新闻推荐
青大博导的“钛酸铋”样品在德国找到了日期:2010-07-21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