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孝东)钢城区黄庄镇坚持以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建设文明村镇为新起点,在文明创建活动中,采取措施力促各项文明建设,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
黄庄镇通过改善城镇面貌,修建中心商贸区和科技文化园,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主阵地。该镇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着力对城中村和旧村进行改造,打造亮点小区,并修建道路20多公里,定期对其进行维护,清理路面附着物,使全镇环境面貌得到改善。
关注民生是黄庄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亮点。镇政府每年都要拿出40万元为每位老人发放生活费和救助金。南通香峪村72岁的村民亓永远老人孤身一人,镇上投资420万元建起了敬老院后他就住了进去,生活得到改善。亓永远说:“在敬老院吃得好、玩得好、过得好,睡得也好,从来都感觉不到无聊和孤单。”黄庄镇敬老院院长张新吉告诉记者,在敬老院像亓永远一样颐养天年的老人共有58位,基本上实现了全镇孤寡老人都能得到供养。2010年,镇政府还投资320万元建起了黄庄镇中心幼儿园、投资360万元建起了丈八丘联小教学楼,教学环境大大改善。
黄庄镇还加大了对镇驻地和各个村居在文体活动上的投入,村村建起了文化场所。黄庄镇党委书记高学常说,现在全镇精神文明场所达41个,实现了村居全覆盖。一些村居还成立了秧歌队和一些团体活动队伍。家住黄庄一村的马蕾和魏云召每天工作之余,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到村里的文化大院,有时读读书,有时打打乒乓球。他们说:“在农家书屋可以看到各种书籍,内容非常丰富。通过读书,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人也精神多了。”如今,乡村文明之风吹遍了黄庄镇,全镇十几个社区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经常为群众表演喜闻乐见的乡土节目,让更多的居民尽情享受美好生活。
高学常告诉记者,下一步,黄庄镇将进一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同时,继续加大投入,改善硬件,保障民生,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台阶,将黄庄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奎)大型社区健身广场到处是老人和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社区中心200平方米农家书屋成为青年们平常最喜爱的去处。这是近日记者在莱城工业区雍和园社区看到的动人一幕。近年来,莱城工...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