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凌云鹏通讯员于雅静朱小明马群群摄影报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在长岛县南隍城乡南隍城村,有一位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他叫李盛平。2009年,刚满30岁的他,接过前任的接力棒,带领村民倾力追逐美丽海岛、美好生活的“海岛梦”。他在数辈海岛人奋斗、打拼的基础上,凭着为民的情怀、创新的精神和青春的朝气,耕波犁海、富民强村,美化海岛、造福百姓,使南隍城的“海岛梦”逐步变为现实。2012年,南隍城村经济总收入2.4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镇”、“省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强村富民而立之年担起支书重担
5月8日4点,天微亮。李盛平早早来到位于南隍城村北的第十养殖场。看到一车接着一车从海里收获的海带,他心里充满了喜悦: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干了这么多年,打眼看看出水海带的体量和厚度,就能目测出个大概。今年至少在一万吨以上。”看到丰收情景,李盛平一脸的兴奋。“你们来得巧啊!今天是我们烫煮腌制海带的开工日,这也标志着南隍城进入海带的收成期。”
去年,南隍城村光靠卖海带就赚了1000多万元,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海带中间部分切成板出口,其他部分进行内销,实现了海带的分级销售,赚的钱自然就多了。”十场场长葛长会一边介绍着卖海带的“生意经”,一边蹲下身子看着厚墩墩、亮油油的海带,心里的美溢于言表。“这种销售策略就是李书记上任后制定的,他虽然年轻,但脑子很活。以前大家伙就知道养,然后找人来收,一口价,一刀切。李书记上任后,定了这么个办法,一部分用于晾晒,一部分用于腌制,而且分级销售,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通往富裕的道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1997年,一场“天灾”导致南隍城村养殖场的虾夷贝大量死亡,几乎绝收,让靠养殖为生的南隍城村大伤元气。此后的几年一直没有缓过劲来。2000年回村委工作的李盛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默默告诉自己:“我是渔家的孩子,有责任把前辈的事业继承下去,要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发展方式,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下转第二版)
李盛平晾晒今年出海的海带。
新闻推荐
人物档案:仲卫青,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9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莱州市公安局金城派出所所长。仲卫青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食不甘味想平...
平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度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