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祺平度市崔家集小学
推荐类别:创新实践好少年
在平度市崔家集小学有这样一位少年,有人称他为学校的“小牛顿”,善于思索、勤于动手,用一颗创新的头脑解决了农村用水的难题。正是靠着自己不断地探索,他获得了“第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铜奖的好成绩。
小发明解决用水难题
当三百多年前,一个苹果砸向艾萨克·牛顿的头顶时,善于思索的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我并无特别过人的智慧,有的只是坚持不懈的思索而已。”在平度市崔家集小学有这样一位少年,有人称他为学校的“小牛顿”,善于思索 、勤于动手,用一颗创新的头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在学校,许振祺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他善于思考,在生活中能够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在去年的暑假,在使用水龙头的时候,许振祺突然想到——身在农村的他发现农村的水龙头大多安装在室外,气温低的时候特别容易冻住,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这一问题能不能解决呢?该怎样解决呢?农村地区自来水大多中午定时放水,能不能利用这一特点来解决呢……一系列想法在小振祺脑海中浮现。他赶忙找到了科学老师崔老师,和老师一起研究了起来。
根据中午定时放水的这一特点,他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设计了“自来水回水自动回气防冻指示阀”。该指示阀使水龙头在回水时能自动回气,回气时自来水进入地下管道,从而使水龙头不至于冻住,这样下次接水时就方便多了。这一发明也得到了认可,最终被青岛市科协推荐参加了“第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国家级)评选,最终获得铜奖,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实属不易。
读书给了他创新的动力
许振祺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母亲教语文、父亲教化学。对于自己的创新意识,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教化学的父亲,在他小时候便常常在耳边给他讲解各种化学、物理现象,这也为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给了他很多的启发。“振祺从小就喜欢摆弄各种机械类的小玩意,也很喜欢读些科技类的书。一旦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就去问他爸爸。”妈妈告诉记者。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许振祺从小便有一个爱好,就是读书。在平时,他喜欢读书,只要一有功夫就捧起书本来,吃完晚饭,和父母一起读书是他最大的爱好。无论是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童话故事,还是科技漫画,每晚临睡前半小时他必看之,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至今看过的书籍有《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海洋的秘密》、《狼王梦》、《鲁滨逊漂流记》,以及一些儿童文学名著……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探索知识的奥秘。
对于这次的发明创造,许振祺坦言,让他切身地感受到“学以致用”的真谛,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通过发明创造,使我感受到知识应用于生活带来的快乐,使知识学有所用,知识能够改变生活。”
老师对他赞不绝口
在学校,许振祺担任六年级二班的班长,说起自己的“得意门生”,班主任马老师是赞不绝口。“学习成绩好,会处理同学关系,对老师也很尊敬。”说到这里,马老师说起了至今都让她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那是我刚开始带他们的时候,一个课间,同学不小心把他的鼻梁打破了,我批评了那个同学,也被这个事气哭了,而许振祺反倒劝起了那个打他的同学‘没事 、没事’,还陪着我哭,给我讲宽慰的话,他真的是一个很懂事、很贴心的孩子。”
说起学习成绩,许振祺各科从不让老师操心,他始终透着一股钻劲儿,不向任何一道难题低头,学习时也不顾此失彼,注重均衡发展,各门学科总是以A的优秀成绩完满呈现,名列班级前茅。老师评价他思路很活,尤以作文成绩突出。“经常有妙言妙语出现,很多语句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辛勤努力下,他连续六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14年被评为“青岛市三好学生”。还荣获了2013年平度市“中华经典爱国诗文诵读”一等奖,“青岛市书法小明星”等荣誉,成为了同学们争相看齐的榜样。
文/记者 袁晨晨图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新闻推荐
◎小档案大泽山板栗林大泽山板栗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板栗树有两处。平度大泽山林场板栗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林...
平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度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