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梦
通讯员 王海燕
5月的临沂临港,处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和活力。在建设工地,社区楼房拔地而起,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在公园广场,休闲的人们徜徉其间,尽享美好时光,一幅民生改善的幸福图景跃然眼前。
近年来,临沂临港区坚持以建管并重为统领,加快新城建设,不断提升城建硬件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临沂临港区把城市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不断丰富城市内涵,完善公共服务,全力打造民生幸福蓝图。过去的一年,该区积极克服宏观经济下行、财政收支压力大等困难,集中财力保民生,全年民生支出7.57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3%。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让广大居民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15年,临沂临港区共完成15个村的拆迁任务,6500户搬迁上楼;建设排水管道97千米、供水管道60千米、污水管道53千米以及次高压、低压燃气管网245千米,城市“地下工程”得到进一步完善;投资3亿元,新建、续建社区、园区道路15条,道路交通网络更加通达顺畅,坪上铁路客运站恢复运营,电动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长途客运站开工建设,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规划馆、展览馆、厉家寨广场、梯田森林公园等相继建成,新城实验中学、区人民医院、文龙河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城市配套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居民亲身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临沂临港区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城市管理。针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路灯亮化等存在的问题开展全面整治,提升城市面貌。清晨,统一穿着桔黄色保洁服的清洁工在清扫路面,播放着轻音乐的洒水车在城乡主干道穿行,这是在临沂临港区每天都可以看到的画面,也是该区实施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的一个缩影。为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该区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城乡环卫设施,全区四个镇全部完成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逐渐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此外,该区还加强对市容市貌的整治,积极引导便民摊点规范运营,缓解交通压力;规范城区户外广告,对各类违法违规、破损陈旧广告进行拆除清理。
定期检修路灯,增设道路交通标志,及时修复破损路面……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工程,却实实在在地提升着临港人的生活品质。据了解,2015年该区共施划道路标线16万余平方米,修补路面4054平方米,更换下水道及雨水井盖1522套,拆除安装路灯16处,更换灯泡527只,增设安装道路交通标志牌30余块,指路标志牌31处,城市管理日益完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临沂临港区通过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普法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城市建设成果。深化提升四德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居民道德素质,让共建共享幸福美丽家园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微微通讯员张黎明)近日,平度市委政法委在明村镇举行了“法企共建助推综改”授牌仪式,将位于该镇的青岛南阳三诚机械有限公司确定为“法企共建”重点企业。据悉,今年以...
平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度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