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梦
通讯员 付晶
一处处公园广场,让传统文化融进群众生活;一间间农家书屋,让书香气息浸润群众心间;一场场书画展、摄影展让群众赏心悦目;一个个演出团队,让农民成了舞台上的“草根明星”;一场场演出送到基层,点燃了群众的热情……如今的临沂临港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精神食粮愈加富足,文化惠民活动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文化润无声,点滴惠民生。临沂临港区紧紧依托地域特色,坚持“文化惠民,圆梦临港”的理念,将公共文化资金向乡镇倾斜,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产业设施投入力度,将文化雨露洒遍城乡。新城展览馆、图书馆、电影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日益提升。其中,农家书屋已实现无缝隙、全覆盖,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路上的“加油站”。如今,有空去农家书屋读书、借书,已经成为广大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书香飘农家”已成为文化临港的真实写照。
临沂临港区文龙河西岸33亩公共活动休闲运动场,健身路径区、球类活动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已成为广大群众健身休闲的“娱乐场”。类似这样的文化广场,临沂临港区数不胜数。如今,青龙岭广场、清华湖广场、吉祥广场等星罗棋布,成为临港区文化之花璀璨绽放的“富饶阵地”,也成为广大群众享受多彩文化的广阔舞台。或广场舞、或文艺演出、或文化节会,临沂临港区的文化广场总是激情飞扬。今年5月21日,中国(厉家寨)樱桃文化节浓情上演;6月11日,2016临沂临港(壮岗镇)蓝莓采摘节盛大开幕;5月28日,临港区“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首届健身徒步行活动举行……临沂临港区“送”文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多彩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已成为临沂临港区最动人的欢乐音符。
临沂临港区将送文化与“育”文化相结合,让文化接上了地气、滋润了民心。台上悠悠歌声、翩翩舞蹈,台下张张笑脸、阵阵掌声……组成了临沂临港区文化惠民的精彩剪影。临沂临港区积极鼓励支持民间文化发展,精心搭建平台,让群众文化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尽情迸发。目前,临港区已成立各类民间艺术团20多个,自编自演节目百余个,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节日有亮点。
如今,艺术团演出队的脚步已遍布每个社区、村庄,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临沂临港区遵循“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原则,与绣针河艺术团、云梦山艺术团、百兰吕剧团加强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演出活动。截至目前,本土文艺团体共开展送戏下乡活动47场次,组织送春联下乡8场次,开展第五届民间秧歌展演4场次,开展公益电影进福利机构10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项项文化惠民活动走进基层、走进民众,丰盈了百姓的生活,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文化,不仅为生活添彩,更为百姓幸福增色。
重德行,淳民风。“彬彬有礼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提高了群众的道德知晓程度,“善行义举四德榜”为群众树立了看得见的道德学习模范,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则给群众提供了可参考的道德行动……临沂临港区的“四德工程”为弘扬传统文化、倡树时代新风提供了榜样的力量,夯实了对群众的道德教化。2015年,临沂临港区成功创建市级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区,学校、村居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实现全覆盖,机关四德榜覆盖率达90%,四德上榜人数达5000余人;共推出市级道德模范5名、中国好人候选人2名、中国好人1名,“捐肾救子”张兰美入围“中国好人榜”。同时,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实施城乡文明建设,目前,全区累计争创省级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单位10个、市级文明村镇12个、市级文明社区3个。
新闻推荐
主题公园、“迎宾大道”将落户蓼兰 蓼兰镇“五个一”工程加快旅游产业突破发展
本报讯(记者禚佩佩通讯员陈喜国)近日,记者从平度市蓼兰镇了解到,今年以来,蓼兰镇坚持高起点规划,精细化布局,紧紧围绕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旅游产业突破发展。据了解,蓼兰镇将开发一处...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