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新闻 正宁新闻 华池新闻 合水新闻 宁县新闻 庆城新闻 镇原新闻 环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庆阳市 > 环县新闻 > 正文

卅载坚守,只为一条路一片绿 走近当代愚公苏振军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8-08-08 01:0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吴正楠

从毛头小伙子到花甲老人,30多年来修路、植树、造福乡里,这一切让环县车道镇农民苏振军成为响当当的公众人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苏振军用16年时间义务修成了40公里的乡村公路——“万代路”。1999年春,苏振军开始营造乔灌草混交的千亩生态林,近20年间,他栽下60多万株树木,使三道秃梁、两条荒沟、一道黄土弯披上了绿装,他本人也荣获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奖。

30多年来,苏振军用自己的行动,在大山深处书写了一份奋进发展的时代答卷。

大山里的致富路

有了路,就有了发展的希望。

公路把村民们种植养殖的农产品带出了大山,将村民们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送进了大山深处。在环县车道镇的大山深处,一条由农民党员苏振军带领家人和群众利用农闲时间,从1987年开始,苦干16年终于修成的公路,解决了万安、代掌、王西掌等行政村3万多群众的出行难题。

两条大沟,二十多道山梁,让大山深处的万安村及周边村子的村民出行异常艰难。万安村距离车道镇政府所在地40公里,距离相邻的乡镇也要50公里路,村民出行都走的是羊肠小道。

“路没修的时候,赶一次集得早上5点多出发,晚上11点多才能回村。”苏振军说,乡亲们每次赶集时羊都是背到镇上的,有时候天热羊都被热死在路上。赶一趟集来回80公里路,来回都要背东西。乡亲们做梦都想有一条走出大山的路。

1982年,已是一名邮递员的苏振军每日背负沉重邮包,行走在崎岖小道上,对乡亲们出行难深有体会。路都不通,穷日子就没有尽头,要想摆脱贫困,就必须修路。

经过认真思考,苏振军提出一个大胆想法:由自己筹措资金,组织施工,修建一条能走出大山的公路,让汽车开进山里来。在和家人多次协商以后,1987年春,苏振军在弟弟苏振龙的大力帮助下,带领乡亲们正式开工修路。这一干就是16年,2003年40公里乡村道路全线打通。

1988年,苏振军的父亲苏生俊在修路下地开山放炮时被炸,坠崖身亡。父亲离去后,他为了修路,辞去了乡邮递员的工作。

寒来暑往16年里,苏振军磨坏的铁镐、铁锨、镢头一把又一把。

16年间,修路占地,苏振军与公路沿线50户人家“谈判”协商补偿事宜。他先后给这些农户买石磨、碌碡、砖、瓦、缝纫机以及拉水泥等。苏振军先后在这条路投资达11.5万元。在他的影响带动下,附近村子的群众掀起自发修路的热潮,以这条“干线”公路为骨架的路网纵横交错,连接起了沿线的每村每户。

荒山秃梁披绿装

除了修路,苏振军还在村上植树造林,让荒山披上绿装,要再造秀美山川。

从1999年春天开始,苏振军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在山上一干就是一整天。一个邮包内装干馍、笔记本,两个军用水壶,一把镢头,成了他多年来的固定“行头”。他整天在山上刨树坑、挖集流槽、修水平沟,就这样一干就是近20年。

2002年4月的一个周末,苏振龙回家,夜里12点了,不见哥哥回来,等得心里发毛。凌晨两点,苏振龙打着手电在山坡上找到哥哥,眼前的情景使他潸然泪下:哥哥累得蜷曲着身子,睡着在树坑中,手中还攥着树苗。他哭着劝阻哥哥别这样没命地干了,但没有用。

(转7版)

新闻推荐

环县黑城岔村 军地共发力全村快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周永蔚)“今年,我们村就能实现整村脱贫。”提起这事,环县耿湾乡黑城岔村的干部群众精神振奋。他们深知,取得这样...

环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环县·关营村2018-08-06 01:05
猜你喜欢:
评论:(卅载坚守,只为一条路一片绿 走近当代愚公苏振军)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