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峰讯2017年西峰区社会救助工作,以“保稳定、惠民生、促和谐”为主线,按照“政府主导、自治组织配合、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思路,全面保障和改善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西峰区温泉镇地庄村的郭亮一家以前靠自己和父亲外出务工赚钱。2013年,他被医院诊断出患有脑瘤,这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变得举步艰难。
2016年,在经过两次大手术后,郭亮进入了康复治疗阶段,合作医疗报销以外的治疗费用成了一家人唯一头疼的问题,当地民政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先后对他实施了两次大病救助。
近年来,西峰区以健全制度和程序公正为抓手,动员基层自治组织共同参与,通过“对象监督、社会监督”双向监督,全力提升工作效能。并以入户核查和信息核对为手段,全面开展城乡低保对象年度审查和农村低保对象精准认定大检查,实行 “四方认定、六方签字”,全力提升保障准确率。
2017年,西峰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大局,持续加大城市低保提标幅度,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月410元提高到475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年3420元提高到3500元。全年共为11859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5305万元;为11533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971万元;为807名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供养金350万元;为753名医疗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372.61万元;为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224.85万元。(耿洋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先朝阳庆阳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人大工作的政治站位,自觉把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贯穿于人大工作中,突出重点,依法履职,有效推动了全市“十三...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