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李晓峰 通讯员 袁振华
“政府建的房子,院子平展,厨房、灶头、土炕一应俱全,水、电都通到了房内,房子都刷了白,吊了顶,从地坑院搬出来就可以直接住了。”4月23日,家住西峰区肖金镇南李村东张组群众称赞道,“像张军童这样的贫困户,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帮扶干部。”
47岁的张军童单身一人,常年住在只有4孔窑洞的地坑院,并且3孔都已塌陷,只有1孔勉强可以住人,窑洞没有门窗,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证,张军童就靠养几只羊维持生计。
帮扶干部赵升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开展帮扶工作。年初,针对张军童住房困难的问题,赵升俊认真填写“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随后逐项落实。
“为了使张军童的帮扶计划落实到实处,我跑了好多个部门,先后筹措资金3.6万元。”赵升俊说,钱筹来了,可怎么把房子盖起来,让张军童安全入住,又成了一大难题。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于是,赵升俊又一次深入该组,寻找可靠的工队签订承建合同书。开工之后,赵升俊亲临现场,一边帮忙施工做小工,一边规划所建房子怎样牢固结实,又能减少成本。“这个炕箱有点高”“这个电线有点细”“这个锅头空间留的有点小”……每一个细节,帮扶干部都不放过。
有时候,赵升俊要求多了,盖房子的工人反而问他:“又不是给你家盖房子,那么认真干啥?”赵升俊一脸严肃地说:“说实话,给他盖房子可比给自己家盖房子要操心得多。我们帮扶干部要对的起筹来的每一分钱,更要对得起被帮扶的每一位贫困户。”
4月10日,张军童的两间砖木结构房建成了,锅头、炕也盘好了,门窗都安装上了,水、电也都通到房里了……
“房子建好后,我们动员同事和其他帮扶干部捐了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尤其是被褥、衣服等,让张军童这个贫困户真正体验到脱贫攻坚带来的新生活。”赵升俊看着新建成的房子,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新闻推荐
■通讯员冯静怡本报讯为提升城市形象,4月16日,西峰区东大街社区对辖区东湖巷开展集中清扫整治活动。东湖巷巷道保洁工作由兰州城关保洁公司负责,由于巷道狭窄,租户较多,居住人员复杂且无垃圾投放点,导...
庆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