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庆阳 今日正宁 今日华池 今日合水 今日宁县 今日庆城 今日镇原 今日环县
地方网 > 甘肃 > 庆阳市 > 今日镇原 > 正文

“镇原方言”溯源 镇原方言与“屯字”屯垦关系的探讨

来源:陇东报 2020-07-17 00:32   https://www.yybnet.net/

陆怀东

镇原方言发音明显不同于周边县(区),常为人们揶揄的“八卦”,究其源,源于明代屯字屯军遗留,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镇原县明属平凉府。“屯字镇”在《镇原县志》沿革描述为“屯字自古为华夏故土,历史悠久,明万历年前称为大丰里(辖屯子镇)”。

一、“屯字”与屯军

(一)“屯字”地名由来

提起“屯”,我们立马想到屯田、屯垦。那么屯字与哪朝哪代有关呢?《甘肃通史》“清初甘肃经济”介绍,时间在康熙、雍正年间,地点在嘉峪关内外,所有制形式为“民屯”,并无陇东。

明嘉靖《平凉府志》卷2《兵志》云:“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命平凉侯费聚集军士,立平凉卫中、左、右、前、后五所五千人,以指挥秦虎帅之,屯田西安、凤翔、平凉三府境内,人百二十亩。”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陕西行都司奏准:“…继今宜令一百户为一屯,以便耕种。”(《明太祖实录》卷206)。

《甘肃通史》(刘光华主编2009年版)“屯田的发展”介绍平凉卫军屯“以平凉为中心的军屯开辟了东至西安邠州,南至凤翔汧阳县,西至静宁县,北至庆阳府,共160余处,3450余顷的囤地。”镇原屯字塬明朝之前称为“浅水塬”,地平且肥沃(87.5平方千米),西接县城,沿汝河(古称蔚茹水,又名葫芦河)道,北宋时曾向固原镇输粮,明朝选此立屯尤为恰当。至于屯字的“字”怎么理解?这个应该是兵种符号。就像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建设兵团编号用“建”“设”“钢”“铁”“边”“防”作为信箱代号一样。屯字镇周边有四殿、二佛、万冢子、马堡、寨地(仓口村)、桑树坪、官亭等村名,就是历史的佐证。

(二)屯字屯军来源

《明史》卷93《兵志》载:甘肃军户来源有三:

一是“从征留戍”。多来自跟随徐达、邓愈、沐英勘定关陇的“江左淮泗”军卒。二是“谪发”。因罪充军或被籍为军户后发配而来,“凡官吏人等犯枉法赃者,不分南北,俱发北方边卫充军”,明继宋制,犯人“黥皮”(刻字),镇原县方言“黥皮”可以佐证。三是“剁集”,即将某地之人集体调拨。屯字屯军应该是“漕军”加少量“谪发”(囚犯)组成。

漕军

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要解决北京城驻军粮食供应问题,从南方经大运河向北京“漕运”粮食,而立“漕军”,凡漕运、屯田之军,皆称漕军。屯字立屯种粮的目的就是为固原驻军供粮。固原镇是明朝抵御外番“九边”之一。屯字原来“训练有素”的屯军,从永乐年开始逐渐由“漕军”补充代替,致使屯区班军、漕军、牧军混杂,为互相表明身份,漕军自称“漕”,可能是镇原方言第一人称“我”的来历。

二、屯字“屯粮”供给固原驻军

屯字屯粮为什么西送原州西(固原)?

固原城的军事地位

古人形象地评价其地理位置说: “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关隘和军事重镇。固原古城建于何时,已鲜为人知。

固原驻军防御谁?

朱元璋北伐成功将元军赶出了长城以北地区,但并未赶尽杀绝。元朝的残存势力虽然经常互相残杀,有时强盛有时衰弱,但一直侵扰明朝的边境,企图卷土重来。成化年间以后,鞑靼诸部入据河套,屡犯边境,弘治十四年(1501年)“小王子以十万骑从花马池、盐池入,散掠固原、宁夏境,三辅震动,戕杀残酷”。原州为蒙古骑兵攻掠重点区域,今天镇原县孟坝镇刘城“鞑子营”村名,即为鞑子犯境纵深且驻日长久之地。嘉靖元年(1522年),蒙古军入泾州(泾川),“杀人若雨,流血若川,鸱鸢过而测焉”(甘肃通史刘光华主编)。因此,明朝自建国起,其国防就一直以北方边镇最为重要,而有明一代,北方的边患也从未停止过,直到亡于李自成。

三、屯军留下的明朝官话发音、方言、娱乐、其他

(一)明朝官话发音

镇原方言发音明显不同于周边县(区),究其源,止于明,再无佐证。由于屯字屯军历时200年左右,几乎伴随大明一朝,“江左淮泗”屯军留下大量“明朝官话”(南京话掺杂了北方话、淮西话)语言特征,如:

1、第三人称:那(他、她)。(漕,不是明朝官话,仅限于屯字屯军自称,约定成俗)。

2、“说”的发音:说在明朝官话发(xue雪2声)的音(见《洪武正韵》),发转音为“xie歇”(正如“羌阳”转音为“庆阳”一样)。同样还有,“薛”方言也念成“xie”;“更”明语发音“jing”,如“睡得打八更”等。

3、儿化音多:如老儿家(敬语)、妇儿家(少妇)、女孩儿(女儿、小姑娘)、多忽儿、明儿(明天)、后儿(后天)、没(不)儿那等。

儿音描述可从明朝淮安府大儒吴承恩先生名著《西游记》中“明语”寻迹,如孙悟空称玉帝、太白金星为“老儿”、牛魔王子“红孩儿”,明朝小说《三言两拍》称小姑娘、女儿为“女孩儿”等。

4、冷僻词:如亘古、赧水、滚水、辞惮、黥皮、坐上等。镇原方言“坐上”应与“老儿家”一样为敬语。

5、“水”发音为“sei”:“水”的中原、关中方言大多发“sui岁”,镇原话发转音为“sei”。结果水、税、谁、睡成了同音,此发音不但镇原县有,天水市的秦安县“千户镇”、清水县一带也有。两地相距300多千米,有关山阻隔,交通不便,中间平凉方言水发(fei)音。由此推断,这些屯军来自“江左淮泗”的相邻区县。

镇原方言区域以屯字为中心,北、东止于蒲河、西止于开边镇、南止于平泉镇,佐证屯字屯军生活区域、范围十分狭小,也表明“漕军”人数有限。

(二)淮河流域方言

前文说到屯字屯军来自“江左淮泗”,他们语言属于明朝官话区域,镇原县方言属于“关中西府”方言,和远在1000千米之外、淮河上游的永城市方言有很多巧合:

1、称谓:爹爹(dā dā)—父亲、伯伯, 妗子—舅母;

2、饮食:喝汤—晚饭、 扁食—饺子、水滚啦—水开了、 馍—馒头 、叨菜—夹菜、打平伙—凑钱聚餐;

3、其他:盖底—被子、铺底—褥子,条处—扫地用的扫把,蛐蟮—蚯蚓,我歪一时—我休息一会,界子—尿布 ,燕扁乎—蝙蝠等,尤以“喝汤”“水滚”最为典型。

(三)社火跑旗

社火跑旗在平凉卫、秦州辖区内普遍存在,尤以崇信县、庄浪县、天水秦安县为保留、近年还搞比赛,但是镇原县社火跑旗保留了“八阵图”的基本内容。以笔者小时候见到的为例:

基本步骤是:首先由着戏装8童手持燃香站一个比较大的圆圈,中央1人挑一面三角旗(旗子颜色以紫色为主有刺绣动物图案、边幅缀有折条,类似京剧武打演员背插三角旗),圈外钹鼓队准备。第二步由着戏装3、5、7人单数组成两队,人手一面三角旗帜(两队两色),在激烈的钹鼓声中跟随队长从对角“阵门”踏鼓点小跑、鱼贯而入,在中央绕“中军”、和对方成员穿“8”字出对角“阵门”,再入阵门重复,直至八门绕遍结束,整个过程气氛紧张热烈、龙蟠旗舞、煞是热闹。

这样有战阵味道的跑旗娱乐活动绝对不是老百姓创造发明的,而且集中出现在有明朝屯军史的平凉卫、秦州卫区域,应该是屯军“破阵”演习演变出的娱乐节目。除了跑旗之外,两人席地画六线格各3个小石子“盯防(狼吃娃娃)”(类似象棋)游戏也见于上述地区。

(四)酒席的“12个果(肉)碟”

镇原县酒席开始先上12个果(肉)碟,这是西北其他地方绝无仅有的饮食习俗,而淮河上游的永城市也有这样的饮食习俗。光绪《永城县志》记载婚宴:“亲友会饮,常二三百席。百余席,数十席者即为简约。每席碟十三、碗十,肴馔所费约七八百,仍以酒、馍为大宗”。此处“十三碟”想必不是炒菜,如果是,二十三个大菜怎么也是浪费。“十三碟”与“十二碟”可能存在着紧密的血缘关系。

四、结语

明朝屯军范围广、时间长,随着西部边境的逐步安定,军屯得到了很大发展,万历《明会典》“屯田”载:“永乐以来,陕西都指挥司与行都指挥司所辖各卫所共屯田4.3万顷,占全国89.3万顷的4.8%。万历初增至16.8万顷、占全国26%。”为最辉煌时期。屯田的粮食收入,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基本上都在200万石以上。从朱棣在位时期开始,屯田粮食收入逐年下降。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期,由于政治腐败、王府及豪强掠夺,官员克扣粮饷,向上级、太监和御史等人行贿,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致屯军逃亡人口锐减而式微。屯田粮食收入还不到100万石,不足朱元璋时期的5%。宣宗朱瞻基都不得不感慨:“军屯已徒具虚名。”加之后金崛起,辽东军事日紧,朝廷税赋日重,军屯终于于天启年间瓦解,屯字也就成了一个地名。

新闻推荐

王安清“进城”记

本报记者李博芬对王安清来说,2018年11月22日这一天,他终生难忘。这一天,他迎来了乔迁之喜——从半山腰的窑洞里,搬进了镇上集...

镇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镇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镇原方言”溯源 镇原方言与“屯字”屯垦关系的探讨)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