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苏正华黄荣友
对于灵山县11个乡镇的18家黑米粉厂,在被曝光后仍屡查不倒的问题,经《北部湾晨报》等多家媒体作了多篇追踪报道后,引起了各界关注。连日来,一些热心读者和网友纷纷与记者联系,希望借助媒体,向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治理黑米粉厂的建议和办法。
建议一:罚没违法生产所得及生产设备
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食品安全无小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灵山县黑米粉厂的问题,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关注。他认为灵山县黑米粉厂能长期存在,屡查不倒,那是有一定原因。一是一些人为了牟利而不顾法律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违法生产黑米粉;二是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导致灵山县黑米粉厂多年来屡查不倒。
为此,黄先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法律法律对黑米粉厂的违法生产所得及违法生产设备进行罚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第八十四条规定,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所以,只要相关部门能真正按照以上两条法律法规来严格执行,执法不走过场,就能有效地打击治理好灵山县的黑米粉厂屡查不倒的问题。
建议二:切断黑米粉厂的供水供电
读者刘先生则建议,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那些屡查、屡封不倒的黑米粉厂,当地政府应该协调相关部门对这些黑米粉厂采取断水断电措施。
刘先生解释称,在生产黑米粉时,是离不开水的,而米粉生产线等设备同样要电力带动,所以只要把黑米粉厂的水电切断,那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建议三:各部门各司其责依法加大处罚力度
在某律师事务所上班的梁律师认为,对于黑米粉厂的监管法律是有明文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条和第六条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为此,对于黑米粉厂,不管是生产、还是流通销售,都有专门的部门来处理。在生产环节,只要监质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黑米粉厂就无法生产。在流通领域,只要工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在市场上销售的黑米粉一律依法严查,相信违法经营分子是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而在餐饮服务活动方面,只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就能有效杜绝黑米粉流入市场顺利登上餐桌。
只要以上部门依法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做到执法“三合一”,相信灵山县的黑米粉厂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建议四:严厉打击撕封条继续违法生产的违法行为
某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说,对于灵山县的黑米粉厂,经《钦州日报》《北部湾晨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后,当地相关部门也曾进行多次执法,对一些黑米粉厂进行了一次或以上的查封。但是,当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一些黑米粉厂的老板便马上将刚刚贴上去的封条撕开,继续生产,让这些部门的封条成了一纸空文。
该企业的负责人指出,对于这种违法撕毁封条的行为,相关部门一是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让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处理;二是如果达到犯罪标准的,相关部门应通过相关的司法途径来追究相关违法人员的责任。
新闻推荐
(记者 梁文辉实习记者何治林)昨日下午,记者从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办获悉,自8月1日灵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始受理生源地贷款申请后,防城港市两县两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全部开始办理,今年新增“预申...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