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新闻 灵山新闻 浦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灵山新闻 > 正文

垃圾不出村 新风扑面来——灵山县开展“清洁乡村”活动见闻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3-10-11 12:40   https://www.yybnet.net/

环境“脏、乱、差”是大多数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第一印象。看“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启动后,灵山县的万村千乡环境是如何变脸。

活动启动之初,村里的陈年垃圾是扫出来了,但是垃圾往哪儿放?垃圾集中放置一起,日子一久堆积如山,之后又怎么处理?如何处理农村垃圾?这是困扰该县农村环境卫生改善的一道难题。

因地制宜,垃圾就地处理不出村

为了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这一难题,该县多次召开四家班子领导扩大会议进行研讨,如果采取传统的农户收集、村委中转、镇或者县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灵山县389个行政村,按此模式,建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车、运输车以及建垃圾池等,前期至少要投入2500多万元;仅是每年用于垃圾收集的保洁费、运营费也不少于2000万元。这么大的开支,县财政以及村集体都难以承担。此外,大量的垃圾集中运到了镇上或者县城,填埋或者焚烧处理的压力加大了。

同时,该县美丽办组织住建局、环卫局、交通运输管理局等部门对此进行深入调研,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民智,并形成一致共识,要解决好农村垃圾问题,不能采取传统的农户收集、村委中转、镇或者县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于是,该县最后形成决策:因地制宜,推进“门前三包”、提倡村民将垃圾分类,建设焚烧炉处理垃圾,确保垃圾不出村。

6月上旬,该县对建设村级焚烧炉和垃圾池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联谊单位、县“美丽灵山·清洁乡村”联镇驻村包屯工作队必须充分发挥民智,并指导好群众根据村里的实际,因地制宜建设村级焚烧炉和垃圾池。为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县还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先是搞1至2个试点,切实可行后,才可全镇铺开。

为了鼓励群众建设村级焚烧炉和垃圾池的积极性、自觉性,该县财政还按垃圾池1000元/个、小型焚烧炉1000元/个、中型焚烧炉3000元/个的标准拨款到各镇,然后由镇拨到村里。截止9月30日,该县已经建设垃圾焚烧炉560座,垃圾池5300多个,为垃圾就地处理不出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处理效果,垃圾不出村环保又省钱

近日,记者来到武利镇三角村,看到绿树掩映下的农家门前整洁,村路上也见不到一点垃圾。

该村支书黄权扬介绍,现在该村每户人家都自觉把扫出来的垃圾先分类,然后拿到村边垃圾处理处,可燃烧的倒进焚烧炉,不可燃烧的就放在旁边的垃圾池里。

联谊该村的武利镇财政所长李本平自豪地介绍,为了解决集中堆积的垃圾,他积极引导该村群众,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按“垃圾不出村”的原则,独创了垃圾集中与焚烧“二合一”的处理办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村垃圾集中与焚烧“二合一”处理办法在6月初形成雏形,以后背碑队、谢一队、庙山坡队为代表,这时的垃圾集中点与焚烧炉建设较简陋,村民称为“第一代”;在实践中探索,三角村总结了“第一代”的优缺点,7月初建设了第二代垃圾集中点与焚烧炉,“第二代”比“第一代”燃烧垃圾更快、更彻底,产生的烟也较少,以独岭队为代表。“第二代”焚烧炉炉体方形,圆形封顶,装有烟囱,炉体内用钢铁枝干分隔成上下两层,下层装焚烧灰,上层作焚烧用,外形跟农村柴火灶相似,不同的是上下层灶口大——下灶口大,是使燃烧时,氧气更足,炉火更旺,垃圾燃烧彻底;上层灶大是方便群众向炉内投放可燃垃圾。焚烧垃圾时,上层灶口关上门,炉内温度升高,即使是潮湿的垃圾也可快速烘干燃烧。

黄权扬告诉记者,该村“第二代”焚烧炉造价不到2000元,炉子每天能处理500人左右的生活垃圾,操作简便,为了让垃圾炉正常工作,群众每人每月交1元垃圾费聘请热心人当保洁员,收拾可回收垃圾和点燃垃圾。三角村委20个村民小组,现在差不多每个自然村都建了焚烧炉。

该县县委副书记、县“美丽办”主任方建安说:“武利镇三角村垃圾不出村,处理方法环保又省钱,值得推广。”目前,该县正在推广这种做法。

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持续发力“清洁乡村”活动效果初显,然而如何长久保持农村的青山绿水,这更考量政府和群众的智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使这项活动深入人心,持续发力,该县各镇各村纷纷动脑筋、出实招。

该县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注意引导各村探索建立落实保洁人员、垃圾收运设施及运行管护经费等保障机制。活动开展以来,该县探索建立了文利镇以“协会管理、政府指导、群众受益”为原则协会保洁机制,以旧州镇上井村最早发起的按人头收费聘请保洁员和车辆清运垃圾的保洁机制,以佛子镇马肚塘村为代表的全村人都要轮流当“值日生”、分地段包干、交叉检查的保洁机制,平山镇沙尤塘社区实施将任务分解到户、将责任落实到人的“户户联洁”工作责任制。目前,全县共制定村规民约2100多个,聘请保洁员3647名。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5.5万户,创建“五星级文明户”800多户。“以前,村里家家户户的垃圾不是倒进河里,就是倒在路边,等下雨发大水才冲走。”武利镇鱼良村支书叶自志说,“现在好了,我们乘着‘清洁乡村\’活动的东风,在村里建起了垃圾焚烧炉,还聘请保洁员,就地解决垃圾,又有了保洁长效机制,村里处处干干净净。”

看,垃圾有了“家”,一幅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荔乡新农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黎小兰)

新闻推荐

灵山文艺晚会庆“重阳”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陈铧华)10月10日晚,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灵山县老体协自然村分会庆“九九重阳节”文艺晚会在县人民会场隆重举行。晚会在舞蹈《十送红军》中拉开序幕。激情澎湃、热...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酒后乱性领刑三年2013-10-22 12:37
猜你喜欢:
评论:(垃圾不出村 新风扑面来——灵山县开展“清洁乡村”活动见闻)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